毫在第7個字的詩句
毫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顧我亦何人,濡毫來效顰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某伏蒙丈人僉判出示嘗與侍郎鄭公淺沙泉唱酬
- 似聞供御只纖毫,往往盡入公侯宅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荔子歌
- 不妨對客自揮毫,文社於今有淮海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趙積中慈湖即事
- 自調花露染霜毫,一種春心無處托。 -- 出自元·查德卿·一半兒
- 弦抽甕繭五色毫,雙成十指聲嘈嘈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琵琶怨
- 大農課鹽析秋毫,凡民不敢爭錐刀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鹽商行
- 意適本非說,含毫空復情。 -- 出自唐·李適·七月十五日題章敬寺
- 內唯胎發外秋毫,綠玉新栽管束牢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胎發筆寄仁公
- 欲賦隨車瑞,濡毫渴謏才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喜夏雨
- 尺素隱清輝,一毫分險阻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句
- 尺寸分洲島,纖毫指舳艫。 -- 出自唐·竇叔向·過擔石湖
- 朝元高閣迥,秋毫無隱情。 -- 出自宋·陳堯佐·題朝元閣
- 寒餓來求仁,一毫不肯將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藥王圓師
- 灑墨星辰爛,飛毫日月新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謝賜御書詩五言十韻
- 兒童疇昔看揮毫,未覺雄辭愧廣騷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贈郭功父
- 擁燼就多暇,援毫不一書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送嚴上舍并寄諸公十首·寄趙景安府判
- 忿怒不可拔一毫,白狐幾腋成一袍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詠齋詩
- 嘗笑禰正平,飛毫賦鸚鵡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高執中赴文州楒林
- 暗想當年賓從,毫端有驚人句。 -- 出自宋·王庭珪·雨霖鈴·瓊樓玉宇
- 疏林遠野見秋毫,破曉陽烏羽翼高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新晴再用似表弟高字韻
- 是時駕言旋,濡毫記前楹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和鮮于晉伯游臥龍
- 儒館妙人物,吟毫泣鬼社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舟行再用前韻
- 虎頭不用著三毫,燕頷須教飛萬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王鈐轄出示乃祖兩令公畫像求詩為賦七句
- 應手快揮灑,援毫謝經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吳傳朋游絲書
- 拄頰愛爽氣,揮毫詠風蘋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送趙有翼通守吳興
- 三窟驅除后,千毫束縛初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以雙筆贈照老用前韻
- 細知詩律析秋毫,況是天然筆力高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和徐判院見惠詩篇
- 得句追飛兔,摛毫走怒猊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許待制挽詞
- 頂踵思持報,絲毫力未宣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壽宮使余丞相
- 焉知賁然者,秋毫綿蒼穹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再賦
- 禿盡春窗千兔毫,形容不盡意陶陶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魯提干以詩惠分茶碗用韻為謝
- 舉席俱佳客,揮毫盡好詩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諸友遲留待雪再用韻
- 喪已丘山,得不毫芒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贈張強赴曲江教
- 發鏃妙穿的,揮毫不待思。 -- 出自宋·王諶·送薛端夫赴武學赴舉
- 曲水三春弄彩毫,樟亭八月又觀濤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憶江南舊游二首
- 花座五云扶,玉毫六虛射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湜·石佛谷
- 請公酌酒更揮毫,快寫珠璣歌喜雨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夜半聞雨再用前韻
- 一夕如再升,含毫星斗爛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追和太師顏公同清遠道士游虎丘寺
- 星眸未放瞥秋毫,頻掣金鈴試雪毛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·鷹
- 留客把盈爵,抽毫詠早鴻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書事寄萬年厲員外
- 沈慮經謀際,揮毫決勝時。 -- 出自唐·殷潛之·題籌筆驛
- 舉燭光才起,揮毫勢競分。 -- 出自唐·韋蟾·上元三首
- 有僧支頰撚眉毫,起就夕陽磨剃刀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題僧壁(一本下有和韋蟾三字)
- 眷戀青春色,含毫俯碧灣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玭·幽軒
- 窮理多瞑目,含毫靜倚松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夜吟
- 珊瑚高架五云毫,小小不須煩藻思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讀修睦上人歌篇
- 念物希周穆,含毫愧惠連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雪十二韻
- 戴豸慚端士,抽毫躍史官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省試內出白鹿宣示百官乾寧二年
- 聽話金仙眉相毫,每來皆得解塵勞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寺中偶題
- 散墨松香起,濡毫藻句清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尚書命題瓦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