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7個字的詩句
毫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岸幘看云卷,含毫任景斜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過長孫宅與朗上人茶會
- 何事沈痾久,舍毫問藥王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靜夜酬通上人問疾
- 忽然天賜降宸毫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早歲輕衫短帽
- 逸興終難系,抽毫仰此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日暮山河清
- 西蜀何夫子,濡毫作冢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袁大監挽詞三首
- 白鷺畫雙素,粉毫幽趣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謝紫微以畫鷺二軸為寄
- 洗硯開書幾,拈毫喜子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試筆偶書
- 題詩郡樓上,含毫思夷猶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月波樓詠懷
- 偶費霜縑與彩毫,海魚圖畫滿波濤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仲咸借多海魚圖觀罷有詩因和
- 倚檻吟忘倦,援毫畫不成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立春前二日雪
- 愿答相思意,援毫愧不才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自述
- 借與王摩詰,含毫思邈然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題宗室大年畫扇四首
- 從來不解少分毫,剛被浮云為障礙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采珠歌
- 紫荷焦脫燥宮毫,萬里邊霜擾鬢毛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答常山屯田張中行寄贈
- 狂目兼槐落,驚毫共月捐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兔
- 粗見漢家事,濡毫時否臧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臨文
- 一泓秋水凈纖毫,遠看不知光如刀。 -- 出自近代·秋瑾·紅毛刀歌
- 云誰斅美香,分毫寄明牧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和丘員外題湛長史舊居
- 細草亦全高,秋毫乍堪比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臺頭寺愿上人院古松下有小松,裁毫末新生,
- 仙禁開書府,神毫紀格言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應制太清樓觀書
- 飛蓋西園夜,抽毫失謝君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仲夏月夜懷陳西安
- 試借地看花,揮毫賦雪,孤艇且休去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摸魚子·想西湖
- 寒竹慚虛受,纖毫任幾重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詠宣州筆
- 霜距金犀利,煙毫枳棘铦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筆
- 繼志頒宸翰,飛毫動偃波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元真殿燒香觀太宗真宗御書仁宗飛白書并瑞穀
- 似此性孤潔,秋毫絕縈纏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
- 既雨中秋望,纖毫桂影分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詠月
- 名在進士場,筆毫爭等倫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舊山隱者
- 便覺靈光出一毫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玉堂春·閑論修持
- 萬緣一豁絕絲毫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南柯子·頻剔靈明燭
- 把世情我態,絲毫斷念,云根水谷,麻麥充饑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沁園春 贊佛
- 力脫虎口爭秋毫,荊卿倚柱笑不咷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易水行
- 紛紛朝市競秋毫,江上霜風正怒號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過蘭溪
- 早赴王正月,揮毫記首年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冬末送魏起居赴京
- 兒童不不悮揮毫意,閑傍虛檐聽雨聲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贈畫士劉信可二首
- 仕不論高下,絲毫要及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方阜高赴衡州法掾
- 面色削瓜黃,眉毫覆雪長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維摩
- 國論言猶在,宸毫墨未乾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挽向伯恭侍郎三首
- 東丘老人眉有毫,皮肉光潤牙齡牢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東丘老人
- 甲庫供團扉,宸毫御古詩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端午帖子·太上皇帝閣
- 論事強人意,揮毫張我軍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和虜仲易送行二首
- 圣業存功德,宸毫冠藝文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觀三圣御書應制
- 書觀開舖首,宸毫落彩牋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群玉殿賜宴
- 側弁聆神算,濡毫俟密宣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感事三十四韻(丁卯己后)
- 君誥臣箴,觚編毫絡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圣政紀頌
- 散墨松香起,濡毫藻句青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尚書命題瓦硯
- 每向愁中覽,含毫欲狀難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寒云輕重色
- 端簡爐香里,濡毫洞案邊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寄左省韋起居序(一作宇)
- 泰華山林兮,秋毫鍾鼎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橫山堂三章
- 追念平生為,秋毫一無失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挽吳君與大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