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6個字的詩句
毫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花明綠野吟毫禿,月近青樓飲帽偏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戲贈孫師尹
- 百年久付一毫端,異縣追隨得自寬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與曾公路呂少馮飲曾會卷舟中
- 孰知人心危,毫厘千萬里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送張深道二首
- 腹里群經笥,毫端五字城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趙帥四首
- 水墨落紙分毫厘,心融筆忘天運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欽主器時所作登瀛圖
- 朝來詩興動,毫端鳴急雨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謝王仲衡尚書薦章
- 碧草萋迷,丹毫冷落,圜扉鈴索鎮長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中·綠頭鴨/多麗
- 文章宰相,揮毫萬字,一飲千鐘。 -- 出自宋·都下妓·朝中措·屏山欄檻倚晴空
- 力刊善本妙毫厘,日費千金曾不顧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昭祖送韓文
- 夜色鮮明見毫發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江月亭
- 詩思清如水,毫端妙入神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南歌子·露寵妝成態
- 一塵不染,一毫不現,真空妙治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水龍吟·凍云閣雨
- 初疑堅固出毫端,漸認芳香實滿盤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石及甫惠蔓菁子
- 何人水墨秋毫外,十里湖西尺寸間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題湘西小景
- 鼻中出入一毫端,不論春溫與夏寒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身外非我有,毫發不可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書懷
- 長虹欻放白毫光,淡墨俄瞻紫金聚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登大峨絕頂睹圓相佛光成長句二十韻
- 大千元不一毫隔,何處往來勞轡策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次韻宋才夫
- 氣逼云天外,毫濡雪碗中。 -- 出自·姚述堯2·南歌子·賓宴親堯日
- 妙思入青冥,毫端寄明滅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題新安僉廳拄笏亭
- 從來軒冕一毫輕,朝跡初收去玉京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黃景聲秘丞提舉浙西
- 海內清名滿,毫端秀句新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王大卿挽詞
- 敏甚五行下,毫厘恥不知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尚書尤公挽詞
- 夢里詩春草,毫端賦子虛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挽余倅二首
- 是非得喪一毫輕,蠻觸何勞角上爭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朱天永示仆二詩蓋有激而云者因用其韻以廣之
- 年來世味一毫輕,宿契詩書尚有情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前詩謂思索詩句可以度日第恐終無益再賦一首
- 謚齋乃曰漸,毫發無妄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重賦畏知寓齋
- 妙悟處、不存毫發。 -- 出自宋·張鎡·賀新郎·邂逅非專約
- 錙銖分義利,毫縷辨純駁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長沙新第呈諸學士
- 狂吟不覺兔毫枯,偶探囊中笑子虛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送筍菰與方德潤大琮石史遙求霜毫
- 借箸青油,揮毫紫塞,舊事不堪重舉。 -- 出自宋·馮去非·喜遷鶯·涼生遙渚
- 只因差失在毫厘。 -- 出自宋·蕭廷之·西江月·莫問九三二八
- 說相思,試揮毫,還滿紙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夜游宮·一葉飄然下水
- 晦明變幻在毫端,倏忽煙波幾千里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題陳子新所藏云山小景漁磯二士
- 歷家差只在毫里,有詔清臺子細推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送奉使翰林頒降歷日回
- 我從借觀弄毫素,座間一夕珠還浦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子經昔有黃筌玉筍圖故人陳眾仲題詩其上后為
- 舊時長見揮毫處,修竹幽蘭取次分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題趙松云竹石幽蘭
- 君恩鳳閣含毫數,詩景珠宮列肆供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寄楊贊圖學士學士與元昆俱以龍腦登選
- 鳴琴良宰揮毫士,應笑蹉跎身未酬。 -- 出自·李中·海城秋日書懷寄朐山孫明府
- 光輝今見黜,毫發外呈符。 -- 出自唐·柴宿·瑜不掩瑕
- 階除添冷淡,毫末入思惟。 -- 出自唐·文丙·新栽松
- 人間勢利一毫輕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鷓鴣天 次韻李沁州寄酒
- 主人聲利一毫輕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木蘭花慢 至大戊申八月二十五日,同疏仙萬
- 儻來物視之毫許,豈足辱回頭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綠頭鴨 為牧庵壽
- 蟾宮不鎖霜毫兔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踏莎行 月奩勻面
- 興來抉云漢,毫端注飛瀑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祭顧仲瑛詩
- 冠侵霄漢玉毫飛。 -- 出自元·山主·臨江仙·菩薩端嚴身相好
- 高唱微吟,揮毫萬丈,塵世等閑今古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·山月來時
- 綺疏繡瓦細毫末,雕棋朱甍盤郁紆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饒良卿所藏界畫黃樓圖
- 酒供硯滴濡毫冷,火守更籌添漏長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