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4個字的詩句
毫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我欲搖毫寫作雙竹吟,卻教數節一干非商參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十月初還潭州題王氏瑞竹圖
- 官閑援毫來吊古,溪山頓為開愁容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詩送韓簡仍學官于臨浦呈勸其重修四子祠
- 大千在毫發,圣言不吾欺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必明庵
- 連錦麾毫千字寵,黃金橫帶萬釘珍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代王侍郎送程尚書赴信州三首
- 人心起毫末,世故關鴻蒙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葉正則赴浙西憲幕
- 清興寄毫端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句
- 范郭揮毫水石具,古愁宛奧關山回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舊藏文與可墨竹未有對者叔祖閣學以一枝為惠
- 馀功墮毫穎,云煙起千嶂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簡張槃齋以國朝四君子文易南華經
- 既揀兔毫點,應添蟹眼煎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仙華山采茶詩
- 生長應毫末,敷腴忽十尋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洪福寺藤架
- 誰把霜毫歸庾嶺,王孫去后久寥寥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馬司戶所作墨梅并示佳作因次韻
- 雞距束毫來武信,馬肝琢硯出高要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師伯渾用韻復次
- 溟渤泄毫芒,世已高清芬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陸宣公
- 畫史含毫欲下時,筆端新意有誰知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牧羊圖
- 初之一毫補,謾素五十炊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某嘗次贊府盧丈高韻復承見示佳篇嘆詠之馀輒
- 不然差毫釐,千里成舛忒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追賦秋浦
- 醉里揮毫詩膽大,不懸金印老江干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寄題張正國斗齋
- 神龍驅毫鬼輸墨,羊公精神荊楚色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題峴山圖
- 視草健毫從席選,受降恩詔待公批。 -- 出自宋·竇儀·賀李昉
- 忸怩較毫里,踴躍凌汗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鮮于伯幾秋懷古體
- 得句揮毫疾,論文剪燭頻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夜飲唐子云宅別后簡師善
- 磨墨揮毫自奇怪,可須一硯苦求精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硯工楊全
- 搗紙束毫寫今字,世降俗□動山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
- □蔑絲毫暑,何庸一再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八月朔后雨晝夜不止
- 我欲濡毫頌公德,自慚蕪累不成詩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晁子西鈴屬勸農長篇
- 陸贄揮毫敏,廉頗仗鉞頻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還自豫章寄謝胡師承公
- 券外真毫末,樊中足坦夷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留別范元長二十八韻
- 五色彩毫傳夢寐,三乘真諦達虛空。 -- 出自宋·李鑄·贈英公大師
- 以至使毫眾,而甘為葛耕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圣人之孝十首·湯
- 春風在毫端,商遷無不可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題書春景
- 寶貨秋毫歸潤屋,錐力左計屬癡兒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登蜀阜二首
- 不見分毫裨世界,空遺八十有年人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八十
- 幾欲含毫作天問,西風吹恨入江籬。 -- 出自宋·史文卿·偶成
- 不用濡毫滴硯乾,更隨曹植作波瀾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試何企筆偶書
- 眉間白毫光,照耀大千界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放出纖毫,礙塞無路。 -- 出自宋·釋端裕·偈二首
- 塵起一毫,漚生全潮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今日含毫與題品,更無篇什寫清新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
- 才起分毫取與心,即被邪師籠罩卻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和李政頌示鑒禪者
- 得失秋毫久已明,不須聞此氣崢嶸。 -- 出自宋·釋元凈·次韻參寥子寄秦少游三絕時少游舉進士不得
- 才起絲毫奇特想,依前似不出雷門。 -- 出自宋·釋云·送幽巖滋上人出嶺
- 畫似差毫氂,寶禪者應自知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法寶禪入求贊
- 白兔秋毫綻,青蟲樹色并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丙子兵禍臺溫為烈寧海雖經焚掠然耕者不廢丁
- 兔子成毫紫,鵝兒脫殼黃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初食栗
- 白雪眉毫俱晚暮,碧云章句獨清新。 -- 出自宋·宋球·拙詩奉贈富樂山海公禪師
- 篆楷顏毫妙,編聯蜀紙光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楊立之觀韻海
- 巖畔揮毫傳麗句,林間炊黍飫香羞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走筆奉酬簽判殿丞游思上人院
- 事無補毫分,心常懷憤懣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
- 百里見毫厘,萬象入眉睫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游保寧院練光亭同丘程凌林四君分題用業字韻
- 愿以絲毫裨漢室,豈無弓矢斃胡星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舟中懷古一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