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4個字的詩句
毫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放下彩毫勻粉淚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定風波·紅藥花前欲送春
- 冷入詩毫健,光浮醉弁偏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楊卿中秋月
- 水鑒鍬毫盡,霜鋒錯節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清風臺
- 合抱生毫末,無為厭小官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孟仲習宜君令
- 不動絲毫過玉關,關頭自有玉京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華陽吟三十首
- 鼻祖共毫老,中興乃谷堂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福海院
- 空蒙白毫光,閃鑠動崖巘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若耶溪杳郭深居精舍
- 初因起毫發,漸可離骨肉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感事
- 去把彩毫揮下國,歸參黃綬別春卿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送孫發百篇游天臺
- 迸出似毫當垤土臬,孤生如恨倚欄干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聞開元寺開筍園寄章上人
- 千筠擲毫春譜大,碧舞紅啼相倡和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置酒行
- 掠地秋毫迥,投身逸翮輕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霜隼下晴皋
- 曾無纖毫光,不若燈照夕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讀月石屏詩
- 不忍揮毫徒有思,依依還起子山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寄澄心堂紙二幅
- 盡日含毫難比興,花中應是衛莊姜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海仙花詩
- 時來用毫末,勛業自世表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一
- 遭時見毫發,便可驚世俗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贈文潛甥楊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
- 染紙揮毫,粉涂墨暈,不似今端的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念奴嬌·銀蟾光滿
- 筆如神、毫發都見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寶鼎現·玉宸凝眷
- 點綴絲毫即玷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西江月·不在拳頭指上
- 賦就江毫一黯然,柳衰猶足代征鞭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西征道中寄友人
- 況自秋毫皆帝力,何言舊物是吾家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再入翰林
- 天光白毫際,山色鈿螺邊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大像閣
- 蕙露霏毫潤,尼珠入局圓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觀相國長城公留題藥師院壁
- 滄海賦毫多灑白,南山書簡偏蒸青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黃注昆仲赴舉
- 硯瀉含毫滴,刀馀削柿痕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石學士直舍晨興
- 欲知分毫初,一釂盡數斗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石曼卿三佛名大字
- 欲效絲毫力,誰知螻蟻誠。 -- 出自唐·雍裕之·細言
- 然始見毫芒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又答泛江革詩
- 壽遠眉毫秀,身康鬢雪稀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光祿生日
- 不得抽毫逐上才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和太師相公秋興十首
- 一息秋毫間,不來不可度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病中口占
- 放下兔毫甌子,滋味舌頭回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水調歌頭·二月一番雨
- 不動纖毫云雨,頃刻處、直透三關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滿庭芳·鼎用乾坤
- 心上纖毫不掛,更那堪,時復閑想骷髏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醴泉縣任公
- 休著纖毫假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桃源憶故人 贈老姚先生
- 豈有纖毫縈系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西江月 勸劉先生夫婦
- 若有纖毫虛謬,馬風罰作陰山為鬼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女冠子 鳴鶴馀音卷四之
- 若有分毫故犯,返招殃、罪孽難言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神光燦 贈張九郎
- 叵奈揮毫李白,覷著嬌態,灑松煙點破桃腮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醉中天 佳人臉上黑痣
- 病眼揮毫不成字,小者如栗大者拳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沈刑部所藏墨竹歌
- 好惡一毫偏,成改千里隔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夫差伍員
- 信意麾毫無點誤,蠅成于點誤還奇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畫師韓暉二首
- 要看濡毫香典籍,直須提筆福生靈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餞上饒推幕葉西澗召為國子錄二首
- 所差只毫厘,相去已冠屨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和祝子壽作詩須索意韻
- 不忍一毫傷赤子,了知方寸即蒼旻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送郡守
- 可謂無毫發恨,何曾犯斧鑿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研六言四首
- 豈有絲毫補圣朝,去來擾擾費麾招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三和二首
- 眉有白毫垂過眼,腹無墨汁苦搜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縱筆二首
- 自說秋毫盡帝恩,煌煌曦畫照乾坤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錦湖新亭告成宸翰大書水村二字以落之二詩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