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毫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才歸龍尾含雞舌,更立螭頭運兔毫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李定言自殿院銜命歸闕,拜員外郎遷右史因寄
- 到家覓火烘衣濕,亟書名紙揮墨毫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王正叔
- 含章檐下春風面,造化功成秋兔毫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和張規臣水墨梅五絕
- 搜伏雄兒欺魍魎,射聲游騎怯分毫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贈李黯將軍
- 我若得之如佩玉,君應輟此似秋毫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求筇杖
- 躋攀分寸相呼號,一落百尺爭秋毫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拔灘
- 斷無文伯可相累,比似何曾無大毫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羹莧
- 識見超然地位高,人言情偽察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知言
- 近看飄絮如千葉,遠見修眉若一毫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遠望
- 有無語默謾徒勞,居士何曾動一毫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頌古十八首
- 獨坐孤峰休更問,此時難著一絲毫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頌古三首
- 志心但覓三神藥,凡目難觀萬時毫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志心但覓三神藥,凡目難風萬里毫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雪意浮空迷遠目,月木疏影見秋毫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直舍大風書事寄循道
- 國子先生曾并席,蓬萊學士看揮毫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孫莘老移知南京
- 偏于物外有雙眼,正以胸中無一毫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廣州登蓋海樓
- 獨秀不知為獨秀,退然自視一秋毫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徐子比獨秀亭二首
- 間關僅得返鄉里,脫命羅罔真秋毫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兵后逢張孝廉醇
- 最愛鳳毛今復見,便令池上一揮毫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九日陪諸閣老食賜糕次謝授經韻
- 月到南樓臥吹笛,花殘曲幾醉揮毫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趣景升太尉畫孫登像
- 屠希祖是屠牛坦,今日卻屠秋兔毫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贈筆處士屠希
- 暖玉何年來比德,冷金即日得抽毫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試邁侄所寄冷金牋
- 后百千年誰獨立,萬古一覽皆秋毫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題龜峰
- 用世文章莫太高,空言詎有補絲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賦
- 批鳳提鰲間世遭,老臣全未報絲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讀大行皇帝遺詔感恩哀慟六首
- 早衰安敢望年高,鏡里雙眉有白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上十四吟十首
- 服藥幾年期碧落,驗符何處咒丹毫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送丁道士歸南中
- 服藥幾年期碧落,驗符何處呪丹毫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送丁道士歸南中
- 兒童不識沖天物,漫把青泥污雪毫。 -- 出自唐·關盼盼·句
- 伯英死后生伯高,朝看手把山中毫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張伯英草書歌
- 丹霞照上三清路,瑞錦裁成五色毫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送進士韋序赴舉
- 才奉色難馨夕膳,便將心計析秋毫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聞道卿途中授計司判官
- 輒將北苑先春茗,聊代山中墮月毫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又以建茶代宣筆別書一絕
- 吏散階庭時縱步,詩成幾案獨揮毫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中伏日省中當直
- 多年燥吻蒼苔砌,禿盡江南石上毫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因與西廰參政侍郎弈棋予輸紙筆硯三物以詩見
- 近市銅章泊近郊,炯無塵慮掛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部役書懷
- 聞說西湖冠天下,水光山色動揮毫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送郭之赴廷試
- 想當龍門奪錦袍,從臣拱手看揮毫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劉春卿夏日閔旱次韻
- 底處煙林飛伯勞,春生詩思剩搖毫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范才元道中雜興
- 歸向鏡中嫌未正,特搓過左一絲毫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邊詞十三首(并客燕時到馬水口及宣府之作)
- 方期補劓拯焚溺,詎肯析利窮秋毫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惜昔行贈楊仲亨
- 臨池歸院總仙曹,應制分題競彩毫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垂楊篇(楚雄苴力橋有垂柳一株,婉的可愛,
- 心白未能忘水月,眼青獨得見秋毫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門病中雨后書懷寄幕中知己
- 霜雪剪栽新剡硾,鋒铓管束本宣毫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人自鐘陵寄紙筆
- 鋒铓妙奪金雞距,纖利精分玉兔毫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黃暉處士
- 秋容浩蕩夕云高,旻宇蕭然絕一毫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秋雨
- 一從奉詔銀臺路,下馬成詩奪鳳毫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呈景彝偶書
- 翠玉裝輿容扈蹕,黃金涂紙看揮毫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再召至龍圖閣觀書
- 稽峰倚云千仞高,澄湖倒影分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陳堯佐·憶越州
- 塵土多年昏病眼,猶能千里見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元絳·巡按睦州過烏龍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