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毫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超然已了一大事,持冠而去真秋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趙閱道高齋
- 千金用盡身無事,坐看香煙繞白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鹽官絕句四首
- 亦如訶佛丹霞老,卻向清涼禮白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張?zhí)煊X二首
- 明月未出群山高,瑞光千丈生白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中秋見月
- 朝罷香煙攜滿袖,詩成珠玉在揮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和賈舍人早朝
- 江南石上有老兔,吃竹飲泉生紫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紫毫筆
- 宣城之人采為筆,千萬毛中揀一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紫毫筆
- 征南幕下帶長刀,夢筆深藏五色毫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江上憶嚴(yán)五廣林
- 常使先生飽捫腹,其余萬事一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對食戲作
- 長魚腹腴羊臂臑,饞想久矣無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即席
- 愚智極知均腐骨,利名何啻一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暑夜泛舟
- 昔者群枉根株牢,眾憤不能損秋毫;誰知此亂亦不遭,名雖放斥實遁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董逃行
- 尚余三山巋然在,當(dāng)時不沒爭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神山歌
- 颼颼松韻生魚眼,洶洶云濤涌兔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坐戲作
- 圣人道大能亦博,學(xué)者所得皆秋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孔子
- 桑麻只欲求三畝,勢利誰能算一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舍弟常州官舍應(yīng)客
- 一民之生重天下,君子忍與爭秋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收鹽
- 道義當(dāng)成麟一角,文章已禿兔千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李君昆弟訪別長蘆玉淮陰追寄
- 正是東風(fēng)將欲發(fā),湖山春色助揮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勝之運使
- 景山筆力若牛弩,句遒語老能揮毫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謝景山遺古瓦硯歌
- 君家白鶴戶雪毛,我家白兔白玉毫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思白兔雜言戲答公儀憶鶴之作
- 庾郎江令費珠璧,小砑紅牋揮兔毫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王通叟琵琶夢
- 字偕華星章對月,漏泄元氣煩揮毫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漫郎
- 奇瘡釘骨狀如箭,鬼手脫命爭纖毫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寄韋珩
- 鑒湖清澈秦望高,涵虛逗碧供吟毫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憶越州
- 犀帶金魚束紫袍,不能將命報分毫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自責(zé)
- 月暗秋城稀擊柝,云飛朝棟剩揮毫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施元光赴江西幕府
- 常恐畫工援筆寫,身長七尺有眉毫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贈僧
- 荊溪居士傲軒冕,胸吞云夢如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別蔣穎叔
- 十二因緣無妙果,三千世界起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戲題葆真閣
- 莫嫌文吏不知武,要試飽霜秋兔毫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劉晦叔許洮河綠石硯
- 舊業(yè)傳家有寶刀,近聞馀力更揮毫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秋日有酬(一作寄王師范)
- 西風(fēng)吹暑天益高,明月耿耿分秋毫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中秋見月寄子瞻
- 我亦有心從自得,琉璃瓶水照秋毫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元沙院
- 潦退蛟螭不可逃,溪潭清澈見秋毫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初冬道中
- 把笛倚僂人不寢,此心直擬數(shù)秋毫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中秋月二首
- 近者分明辨羽毛,遠者縹緲瞻秋毫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為丘彥良題牧谿〗和尚千雁圖
- 此景可聞不可遭,爾何為乎貌以毫毛,嗟哉用心無乃勞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為戴起之題猿鳥圖(牧谿書)
- 樂游春苑望鵝毛,宮殿如星樹似毫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雪二首
- 蘇李為奴令侍席,鍾王北面使持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太師杜相公篇章真草過人遠甚而特獎後進流於
- 子魚一尾不曾有,又諾毘陵蒼鼠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走筆戲邵興宗
- 眼見榮華能幾日,心知富貴只秋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酬楊愈太丞之壽州見別
- 江南飛鼠拔長尾,勁健頗勝中山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石昌言學(xué)士求鼠須筆之什鼠須鼠尾者前
- 扶桑枯盡靈椿老,始放堯眉出壽毫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壽寧節(jié)祝圣壽
- 盡得意時仍放手,到凝情處略濡毫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大字吟
- 探玄窮妙窺寂寥,破除世事無絲毫,不奈詩思猶強豪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徑山
- 拾遺久住浣花橋,生理誰能濟一毫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有惠新醬及酒者
- 吳監(jiān)煮海通關(guān)賦,陸橐收金析利毫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韓廷評婺州市征
- 平臺鄒馬英游盛,霏霰連天待賦毫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張生南歸
- 鼓角凌虛雉堞牢,晚天如監(jiān)絕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楚城曉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