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毫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既知朱亥為壯士,且愿束心秋毫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
- 好遣秦郎供帖子,盡驅(qū)春色入毫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
- 君今憔悴歸無食,五斗未可秋毫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杭州杜戚陳三掾罷官歸鄉(xiāng)
- 萬石千鈞積累成,未應(yīng)忽此一毫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雪詩八首
- 覺來落筆不經(jīng)意,神妙獨到秋毫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仆曩于長安陳漢卿家見吳道子畫佛碎爛可惜其
- 手中五尺小橫卷,天末萬里分毫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王維畫
- 為愛鵝溪白繭光,掃殘雞距紫毫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文與可有詩見寄云待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
- 滄浪水深青溟闊,欹岸側(cè)島秋毫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
- 等是人間號驍將,太山寧比一毫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史
- 百年終歸朝露速,一死正自秋毫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中排悶
- 伏義三十余萬歲,傳者太山一毫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元日讀易
- 墨試小螺看斗硯,茶分細(xì)乳玩毫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入梅
- 故交一作霜葉散,外物已付秋毫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往在都下時與鄒德章兵部同居百官宅無日不相
- 江海清明上下兼,碧天遙見一毫纖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詠月三首
- 置將從來欲善師,百城蹉跌起毫厘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蘇屯田廣西轉(zhuǎn)運
- 欲將兩耳目所及,而與造化爭毫纖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紫石屏歌
- 三樂放懷千古重,萬鍾回首一毫輕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知府孫學(xué)士見示和終南監(jiān)宮太保道懷五首因以
- 貌古神疏畫本難,因師心妙發(fā)毫端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道士程用之為余傳神因題
- 鷹爪新茶蟹眼湯,松風(fēng)鳴雪免毫霜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以六一泉煮雙井茶
- 一自韓孟歸去后,誰人敢把兔毫拈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高山奇樹圖
- 快誦老坡秋望賦,大千風(fēng)月一毫端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寄題永新張教授無盡藏
- 但得好詩生眼底,何須寶剎現(xiàn)毫端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說虎軒夜坐
- 我留東山意頗卓,屏棄外慮無毫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李撰赴舉
- 若使只憑三杰力,猶應(yīng)漢鼎一毫輕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雜題二首
- 快活快活真快活,虛空粉碎秋毫末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快活歌二首
- 孰知畫史解人意,能以造化歸毫芒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畫竹歌為道士詹明德賦
- 不然受性圓如規(guī),千姿萬態(tài)分毫厘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酬襲美苦雨見寄
- 昨日偶拈莊老讀,萬尋山上一毫厘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讀老莊
- 文章或論到淵奧,輕重曾不遺毫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醉中留別永叔子履
- 唐之文章剔蕪穢,纖悉寧有差毫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途中寄上尚書晏相公二十韻
- 日暉月色不須照,了了自可窺毫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杭州廣公法喜堂
- 韓干馬本模搭時,神駿都失存毫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楊之美畫
- 諸公醉思索筆吟,吾兒暗寫千毫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永叔飲余家詠枯菊
- 陸羽茶泉金鼎冷,右軍墨沼兔毫香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詩一首
- 才名官職不兩立,真宰折刻分毫銖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還楊遂蜀中集
- 非有非無是祖卿,都來相去一毫芒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吳沖卿省副見贈
- 平生分明處,是從容處□,不差毫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大?
- 圣言世界有成壞,況此馬體之毫厘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山海
- 而余昏狂不自度,欲盡物理窮毫絲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原蝗
- 使其睡心大充擴,去與君子何毫絲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晝睡
- 雖非張巡遍記誦,豈與李翰爭毫厘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某蒙示詠家弟所撰班史屬辭長句三嘆之余輒用
- 此書真是群玉府,事辭所不遺毫厘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蒙再示屬辭三嘆之余詵贊巨麗無地托言輒依元
- 文昌相公眼如月,坐見萬里分毫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登聞鼓詩
- 愿得德星歸未動,光芒依舊照毫芒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和酬李殿院以野將游吳蜀二首
- 破縑壞紙抹漆黑,筆墨僅辨絲毫余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又和楊之美家琵琶妓
- 灑然執(zhí)熱清風(fēng)吹,洗盡塵襟無毫釐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趙宗判請游巖溪
- 酒酣月落喝便住,螭虬蟠攫霜毫揮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月下大醉星侄作墨索書迅筆題為醉矣行
- 最好堯夫擊壞集,胸中間氣一毫無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學(xué)詩
- 費盡精神星斗間,若為猶剩落毫端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鄧保章真二首
- 先生一見輒傾倒,回觀濁世秋毫小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予戲作水墨四紙張慶符有詩因用其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