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12個字的詩句
毫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徑従此路朝玉闕,千里莫遣毫厘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
- 下筆如神強壓韻,遺恨都無毫發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念奴嬌·君詩好處
- 人生寓一氣,血脈日夜流,秋毫或壅隔,百體若相仇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臥病
- 王師傷夷征賦窘,千里亦忌毫厘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董伯懿示裴晉公平淮右題名碑詩用其韻和酬
- 剖開左右兩相屬,細看不見毫發殊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歐陽公所蓄石屏
- 醉眼千峰頂上,世間多少秋毫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清平樂 太山上作
- 求安去病如上池,照耀不容毫發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
- 天地無塵,山河有影,了不遺毫發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酹江月/念奴嬌
- 廚房內,油鹽米面,休得費半毫分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鳴鶴馀音卷之三
- 新來憑,怡怡內樂,境上無掛毫絲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漢宮春·欲入無為
- 酒發詩豪不宜搜,風月自與毫端謀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張仲寅甘老堂
- 當時天下無甲兵,雖聞賦斂毫毛輕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寄河陽從事楊潛
- 摩兩耳兮酣熱,眇八荒兮秋毫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廬山五猗
- 一朝勢奪德未改,萬鈞已與毫厘輕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四賢一不肖詩·右尹師魯
- 云何猶作去來想,千里一跌毫釐差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送僧
- 勝日神交,悠然得意,遺恨無毫發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念奴嬌 還都后諸公見追和赤壁詞,用韻者凡
- 君臣賦詩及妃后,黥奴代詩毫捷走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黥面奴
- 或時畏縮類懦夫,私請不容毫發受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關景芬秘書赴山陽尉
- 天仙著我白玉壺,應笑袖手毫不濡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歸自淮南雪行呈張鹽袁憲
- 病翁耐病杯杓里,鼠矢壓書毫不泚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酬葉進卿
- 云雷華蘤靡不有,巧妙肯使毫釐差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聚道齋
- 從來寫照無髣髴,畫師欲快毫端掃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賦揚州伯父海檜
- 從來解事苦無多,不知解到毫芒未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踏莎行·書冊如仇
- 用之自責勿輕視,贈君飽霜毫錐子,萬毫齊力鋒穎銳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送朱支倉試刑法科
- 風晴煙雨盡入君心胸,吐出毫端自森肅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王翠巖寫竹求詩
- 不信人間好句,不教驅入霜毫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清平樂 登北山閣
- 萬里碧天澄似水,云閑不動毫厘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臨江仙 晚景
- **哩*,唇歌舌誕,何有纖毫拘系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齊天樂 得遇
- 仗何人喚取,青驄御史,看揮毫賦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水龍吟 寄郭安道御史
- 江中斬蛟,云間射雕,席上揮毫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慶東原·詩情放
- 大相無形,真空非有,論甚纖毫與大千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沁園春 嗚鶴余音卷三
- 顧盼萬景來筆端,濡染欲寫毫已堅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次韻和酬真長對雪之作
- 天教權嬖表忠節,劍首一吷毫毛空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謁衛參政
- 老禪嗜文詞,短卷盈咫尺,揮毫神欲飛,云開萬峰碧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觀陽山大石
- 筆端直與造化會,莫作人間毫素看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次韻和鄧慎思謝劉明復重畫道林秋景二首
- 直下撥開木上座,驀端握卻毫長老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十首
- 衲僧照徹千差眼,緇素淺深毫發分。 -- 出自宋·釋惟清·偈九首
- 盡枯腸喪盡機,通身不掛一毫絲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頌古五首
- 標榜高甍方外景,不染時世毫端埃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游寒谿次醅字韻題九曲亭一首
- 不唯城堡依然固,吾眾不傷毫與釐。 -- 出自宋·王陶·有竇復者世居鎮戎能道邊事
- 大千沙界等間言,尋常只把毫端弄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示廬山寺老勝師
- 會稽乞得無他念,祗為歸來毫故妻。 -- 出自宋·朱謙之·朱賣臣齋二首
- 拾穗行歌,摘瓜抱蔓,此事真毫發。 -- 出自元·李孝光·念奴嬌·江南春暮
- 棗下枯枝,黃金虛牝,此事真毫發。 -- 出自元·李孝光·念奴嬌·男兒墮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