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句
毫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
- 孤飛一片雪,百里見秋毫 -- 出自·李白·觀放白鷹·其一
- 樓倚霜樹外,鏡天無一毫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長安秋望
- 此時(shí)瞻白兔,直欲數(shù)秋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月十五夜月二首
- 漱冰濯雪,眇視萬里一毫端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(diào)歌頭·金山觀月
- 便向夕陽影里,倚馬揮毫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風(fēng)流子·秋郊即事
- “上方重閣晚,百里見秋毫?!钡囊馑技叭婅b賞 -- 出自··
- 王子析道論,微言破秋毫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(zèng)別王山人歸布山
- 細(xì)觀手面分轉(zhuǎn)側(cè),妙算毫厘得天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子由新修汝州龍興寺吳畫壁
- 書生只肯坐帷幄,談笑毫端弄生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觀杭州鈐轄歐育刀劍戰(zhàn)袍
- 使君何従得此本,點(diǎn)綴毫末分清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王定國所藏?zé)熃B嶂圖(王晉卿畫)
- 戈鋋開雪色,弓矢尚秋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
- 家聲肯墜地,利器當(dāng)秋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重表侄王砅評(píng)事使南海
- 徐關(guān)深水府,碣石小秋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臨邑舍弟書至,苦雨黃河泛溢堤防之患簿....
- 土門山行窄,微徑緣秋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飛仙閣
- 舞階銜壽酒,走索背秋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千秋節(jié)有感二首(八月二日為明皇千秋節(jié))
- 起居郎,侍御史,爾知紫毫不易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紫毫筆
- 水心如鏡面,千里無纖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初領(lǐng)郡政衙退登東樓作
- 客無煩夜柝,吏不犯秋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獻(xiàn)北都留守裴令公
- 將欲致千里,可得差一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盧少卿
- [心不亂、形太勞至差一毫,皆出老、莊及諸道書、仙方、禁誡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盧少卿
- 頭上漸無發(fā),耳間新有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賓客遷太子少傅分司
- 回頭看富貴,何啻一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幽居雜賦
- 本不營三窟,何由挫一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雜詠
- 鬢毛俱白盡,事不補(bǔ)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客有見過者既去喟然有作
- 君看失腳落塵土,豈復(fù)毫發(fā)余詩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無咎兄郡齋燕集有詩末章見及敬次元韻
- 天機(jī)入神即揮灑,氣脫毫素先騰驤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韓幹馬圖
- 紛紛可笑空摹擬,爾輩毫端萬斛塵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嘉佑院觀壁間文湖州墨竹
- 滿前鐘鼓何曾忍,匝地毫光不用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訪僧支提寺
- 春來煙渚上,幾凈雪霜毫? -- 出自唐·杜牧·寄李播評(píng)事
- 形開猶抱膝,燭盡遽揮毫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浙西李大夫述夢四十韻,并浙東元相公酬和,
- 主人東溪老,兩耳生長毫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太白東溪張老舍即事,寄舍弟侄等
- 益以夫子心,萬物都一毫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送劉牧推官之兗州
- 雖無二物姿,庶欲效一毫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劉猛見送
- 傳乘司隸馬,繼染翰林毫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夢四十韻,大夫本題言
- 目光炯炯獰而馴,點(diǎn)綴毫末俱逼真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題范道士二牛圖
- 煙凝山如影,云褰日射毫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櫧洲道中
- 老身窮苦不須憂,未有毫分慰此州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汪仲嘉尚書喜雨
- 可憐二弟仰天泣,一失毫厘千萬年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學(xué)仙二首
- 清煙埋陽烏,藍(lán)空含秋毫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酬魯望夏日四聲四首·平聲
- 門閑知待詔,星動(dòng)想濡毫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寄制誥李舍人
- 會(huì)得窺成績,幽窗染兔毫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寄虔州薛大夫
- 星羅萬卷,云驅(qū)千陣,飛毫海雨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水龍吟·杜陵折柳狂吟
- 身在草茅憂社稷,恨無毫發(fā)補(bǔ)乾坤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思?xì)w
- 遠(yuǎn)意極千里,浮生輕一毫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湖樓晚望
- 能有本根持國論,豈須毫發(fā)間戎韜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和酬王平甫道中見寄
- 魚龍?jiān)嚧豪?,松栝露?span id="oarlsbn" class="hong">毫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呈班叔大名司戶
- 回看碌碌者,太華與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丁正臣通判復(fù)州
- 垂天起膚守,合抱本織毫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祁嶠潁陽主簿
- 卻行欠膚寸,倒絓連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走索
- 滄波浮片葉,大聲載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喜李侍郎得西京留臺(tái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