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在第9個字的詩句
母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十五彩衣年,承歡慈母前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張參明經(jīng)舉兼向涇州覲省
- 思爾為雛日,高飛背母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燕詩示劉叟
- 仙人琪樹白無色,王母桃花小不香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牡丹芳
- 暝投淮陰宿,欣得漂母迎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淮陰書懷寄王宗成 (一作王宗城 )
- 以歡秦娥意,復得王母心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寓言三首
- 上元誰夫人,偏得王母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上元夫人
- 窮與鮑生賈,饑從漂母餐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日煉藥院鑷白發(fā),贈元六兄林宗
- 君知蒲萄惡,正是嫫母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洞庭春色
- 鴃舌倘可學,化為黎母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田舍始春懷古二首
- 媧皇得道自神仙,金母長生不計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齋日致語口號旋復陰陽,配五支於六干;誕彌
- 女子有行,遠兄弟父母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竹竿
- 世亂憐渠小,家貧仰母慈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遣興
- 志在麒麟閣,無心云母屏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
- 奕葉班姑史,芬芳孟母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賀陽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鄧國太夫人
- 終始任安義,荒蕪孟母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贈蕭二十使君
- 縹緲蒼梧帝,推遷孟母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送十七舅下邵桂
- 子規(guī)夜啼山竹裂,王母晝下云旗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元都壇歌寄元逸人
- 上元點鬟招萼綠,王母揮袂別飛瓊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
- ]蟻王化飯為臣妾,螺母偷蟲作子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禽蟲十二章
- 何以解宿齋,一杯云母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晨興
- 何以療夜饑,一匙云母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宿簡寂觀
- 何處水邊碓,夜舂云母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山下宿
- 傷心一尉便終身,叔母年高新婦貧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哭從弟
- 玉柄鶴翎扇,銀罌云母漿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池上清晨候皇甫郎中
- 遙識齊侯鼎,新過王母廬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贈東岳焦煉師
- 將雛燕子漸離巢,過母龍孫已放梢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日
- 客駐觀農(nóng)饁,兒歸遺母羹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出游
- 還家欲具說,恐傷父母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農(nóng)家嘆
- 連村麥熟餅餌香,我母九泉那得嘗! -- 出自宋·陸游·聞婆餅焦
- 我欲因此鳥,具向王母言∶在世無所須,惟酒與長年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讀山海經(jīng) 其五
- 雖非世上寶,爰得王母心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讀山海經(jīng) 其七
- 誤置代籍中,兩朝尊母儀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秋娘詩并序
- 妒佳冶之芬芳兮,嫫母姣而自好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七 惜往日
- 木死沙崩惡溪島,阿母得仙今不老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假龍吟歌
- 父母子所養(yǎng),子肥父母充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寓言六首
- 何處深春好,春深阿母家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
- 反蒙華袞褎,如譽嫫母艷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原父
- 伊家仙客最明俊,舅母唯只呼王郎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無雙
- 大夢之間無定論,啟母望夫天所誘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題楊康功醉道士石
- 射工巧伺游人影,颶母偏驚旅客船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嶺南江行
- 天孫實駕何年駐,阿母飚輪此夜來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七夕
- 君子與小人,不系父母且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符讀書城南
- 俄頃王姑酒,嶔岑杜母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太寧郡夫人張氏挽詞二首
- 黃茅起煙如黃沙,瘴母照永曼陀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彭元忠縣丞北歸
- 醫(yī)國君臣藥,逃名子母瓜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尤延之右司遂初堂二首
- 古來妍丑知幾何,嫫母背面謾人多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姜邦杰春坊續(xù)麗人行
- 何時淮陰市,能報漂母恩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周元吉左司東省培竹
- 吾父先歸吾未可,吾母已行猶顧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負丞零陵更盡,而代者未至。家君攜老幼先歸
- 丘明遠孫千里駒,有母七十發(fā)漆如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左正卿壽慈堂
- 爭進非身福,臨民只母慈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次公子之官安仁監(jiān)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