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在第6個字的詩句
母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二十一年閒,母沒父亦亡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竺甥秀
- 遂將所受父母身,束縛枯腸強堅忍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辟戴帥初食長菜
- 根老種傳王母顆,花嬌色映武陵田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筠溪八景詩·桃崖暄日
- 新妍籠裙云母光,朱弦綠水喧洞房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宜城放琴客歌(柳渾封宜城縣伯)
- 霧袖煙裾云母冠,碧花瑤簟井冰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避暑女冠
- 左圖守相父母吏,右狀將帥熊羆姿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題韓丞相定州閱古堂
- 鴟梟亦有巢,母死子後飛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烏鴟
- 五云望斷阿母宮,歸來落得新白發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觀八駿圖
- 吹皺冰池云母面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玉樓春
- 何處曾臨阿母池,渾將絳雪點寒枝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紅梅
- 昔游今更省,母逝姊為親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再省剡姊
- 歸舉似,西王母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賀新郎·極目神霄路
- 爾時縣尹有母遺,鮐背兒齒當期頤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陶粹母夫人挽詩
- 修煉身中子母圓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長思仙
- 神氣和同,子母得安居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南柯子 贈馬懷玉
- 鄉人婚嫁重母族,雖我不肯將安云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自尤
- 義君臣,邦父母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昌國君
- 寬厚不復父母心,父母萬壽兒愿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代壽德興尹
- 為惜舊時慈母線,寧甘今夜隔簾霜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倚廬固禿孟母發,織錦更顰文君眉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勉王堯章歸
- 圣皇臨軒,圣母在宮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熙二年發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十一首
- 豈愿身離父母邦,山川路遠非不惡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太白三章
- 家貧這遣妹,母老苦為懷。 -- 出自宋·鄭會·寒夜懷鄭澤民
- 兒童娛膝下,母子話燈前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乍歸九首
- 三語未酬將母志,九原無負托孫心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陳孺人
- 得道身陪金母宴,應緣居近寶陀仙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顯學尚書樓大防奉九十六歲之親戲彩未央古今
- 起廢者誰,孟母之子。 -- 出自·張衡·經史閣四言詩
- 碧玉眼睛云母翅,輕于粉蝶瘦于蜂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蜻蜓
- 四子各分散,母聲猶至今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烏夜號
- 譙郡增嚴李母祠,神龜矯首負碑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酬秘閣黃少卿因見所作洞霄宮碑且有題記
- 弟勸兄酬阿母前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減字木蘭花·閬風玄圃
- 孟母鄰兮陶母賓,祥麟威鳳各才名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挽趙若愚母
- 槁柹不呈嫫母面,圓壺俄落雄兒膽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任伯顯昨寄日柹不至續以膽瓶為貺
- 宴罷蟠桃王母去,江南腸斷賀方回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答同舍杜德機
- 銀鴨香烘云母屏,綺窗繡閣流芳馨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幽州除夜醉歌
- 好對高堂壽母,獻酬同醉金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朝中措·州閭庠序少追隨
- 山下溪邊阿母家,春雷初過茗生芽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
- 曾侍瑤池阿母宴,座中調笑董雙成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周郎玉笙謠
- 昨日追隨阿母游,錦袍人在紫云樓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書扇寄玉嵒在瑤芳所書是日食金桃(洪武庚戌
- 吾知壽非大母心也,賦《董節婦》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董節婦
- 吁嗟嗟,誰父母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黑雪行苦旱遣悶
- 九月九日金母宴,西池使者迎飛瓊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東海游仙歌簡王學士元馭王中丞元美
- 有婦非不勤,母自嗜據拮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道堅母哀詞
- 去此不五春,母與子長別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道堅母哀詞
- 計工當已還,母乃東歸吳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發衡州(一本題作白發)
- 昨夜夢游王母國,夕陽如血染樓臺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春風
- 知君家近父母家,小人安得不懷土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蕭宅二三子贈答詩二十首·石請客
- 青鳥白云王母使,垂藤斷葛野人心。 -- 出自唐·張易之·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
- 瑤闕參差阿母家,樓臺戲閉凝彤霞。 -- 出自唐·僧齊己·雜曲歌辭·升天行
- 夕宿紫府云母帳,朝餐玄圃昆侖芝。 -- 出自唐·李康成·玉華仙子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