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在第5個(gè)字的詩句
母在第五個(gè)字的詩句
- 昔公孝父母,行與曾閔儔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陽城驛
- 絳節(jié)隨金母,云心捧玉童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會(huì)真詩三十韻
- 求食哺慈母,因以此名之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大觜烏
- 絕憐垂白母,淚身獨(dú)還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李郎中挽詞二首
- 屏展輝云母,簾垂晃水精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上元紀(jì)吳中節(jié)物俳諧體三十二韻
- 要問西王母,仙中第幾人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不食姑
- 豈不及阿母之家青鳥兒,漢宮來往傳消息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寶觀主白鴝鵒歌
- 眾仙翼神母,羽蓋隨云起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王母歌(一作玉女歌)
- 汝家零落母不知,母知豈有暝目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六歌
- 無幾哭慈母,有頃遭潰兵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生日
- 哀哀我慈母,玉化炎海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先兩國初忌
- 曾見瑤池母,不為虛此生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拜羅氏百歲母之明日主人舉酒客張千載心賦詩
- 昨歲猶潘母,今年更楚囚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生朝
- 盡日留蠶母,移時(shí)祭麹王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臨頓為吳中偏勝之地陸魯望居之不出郛郭曠若
- 眼暈見云母,耳虛聞海濤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早春病中書事寄魯望
- 八萬四千母陀臂,接引有情到彼岸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觀世音贊六首
- 八萬四千母陀臂,諸佛承我稱提力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觀世音贊六首
- 歌曰父耶母耶,人乎天乎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悲秋
- 豈弟民父母,不專司斂賒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寄耿令幾父過新堂邑作乃幾父舊治之地
- 孝慈民父母,虎去蝗退飛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寄題安福李令適軒
- 屬為民父母,未教忍先誅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金刀坑迎將家待追漿坑十余戶山農(nóng)不至因題其
- 食甘念慈母,衣綻懷孟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答叔原會(huì)寂照房呈稚川
- 艱難奉老母,弦歌教諸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程建用宣德西歸
- 窮愁念父母,心力盡田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示諸子
- 人皆稱壽母,我獨(dú)喜佳兒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題徐子英小園
- 衡門惟老母,一飯共寒蔬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寄胡介
- 顧謝西王母,吾將從此逝。 -- 出自魏晉·阮籍·詠懷
- 但時(shí)從王母借蟠桃,躬親摘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滿江紅·雪*霜林
- 原不分,云母船窗同載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洞仙歌·謝娘春曉
- 黃婆即是母之母,赤子乃其身外身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呈萬菴十章·溫養(yǎng)
- 感時(shí)念父母,哀嘆無窮已。 -- 出自魏晉·蔡琰·悲憤詩
- 誰能報(bào)王母,弱水不可履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懷二十四首
- 念疇昔兮母兄在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思親詩
- 自言家貧母年老,長兄從軍未娶嫂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女耕田行
- 石竇采云母,霞堂陪列仙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過瑞龍觀道士
- 信陶親珪母,要還相業(yè)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萱草堂開
- 任年年、王母獻(xiàn)蟠桃,金書帖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萱草堂開
- 應(yīng)共靈真母,曳霞裾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彩障成云母,丹墀隔上公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云母屏風(fēng)隔坐
- 嘗過西王母,曾殊北海鰩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劉原甫白鸚鵡
- 儻見西王母,白麟如白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潘士方建昌
- 釋子懷慈母,吾儒未易輕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微上人歸省天臺
- 母夫人老母兄黜,夫人從爾之會(huì)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陳繹越州從事
- 前時(shí)喪爾母,追恨尚無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悼子
- 官為人父母,身自奉其親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陽武宰王安之慶豐亭
- 擇鄰聞舊母,益友記諸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蓬生麻中
- 萬家呼父母,百里撫惸嫠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要知是知母未寢,紅娘心沁,使君子難禁。 -- 出自元·關(guān)漢卿·【中呂】普天樂 崔張十六事(十六首)
- 少姑傳、金母信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尾犯·廬山小隱
- 秋瓜抱子母,蕎麥亦已華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北京水后往棣州試進(jìn)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