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母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不識(shí)父母,叫喚喧天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普庵家寶
- 萬法之母,諸佛祖公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普庵家寶
- 城東圣母坐蓮臺(tái),大地眾生正眼開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偈頌十七首
- 當(dāng)堂子母相逢日,妙圓孰敢分離微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送環(huán)知客歸省親
- 我以父母所生口,說此無上妙伽陀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魏侍郎凈心閣
- 孝養(yǎng)父母行仁義,臨終復(fù)遇善知識(shí)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十六觀經(jīng)頌·中品下生
- 應(yīng)隨王母瑤池曉,染得朝霞下廣寒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題丹桂畫扇賜從臣
- 貧惟將母去,清不要人知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送陳衡中之越
- 生前漂母飯,身后謫仙詞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貞義女廟
- 勞尤到母,饒寒著身。 -- 出自宋·蘇舜元·送梁子聊句
- 春觴欣母壽,秋谷為民祈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和仲氏除夕書懷
- 邦有父母,視民如子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唐侯仲友之守臺(tái)為浮梁於江象令蔣鶚考叔賦江
- 諶旴二母畢從姑,各獻(xiàn)蟠桃曳紫裾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上余倅生辰唐律十章
- 誰從王母覓來栽,等得花長結(jié)子來。 -- 出自宋·陶夢(mèng)桂·桃
- 慈鳥哺母情兼治,彩鳳將離色總珍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次韻戲族兄存耕翁再納寵姬
- 淮陰漂母事,不謂身見之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和陶詩六首·和乞食
- 勉承父母志,功史期少年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和陶詩六首·和歸田園
- 木公金母傳瑤爵,九虎開門動(dòng)魚鑰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庚午歲伯氏生朝作樂府一章為壽
- 惟我文母,遠(yuǎn)征朔土。 -- 出自宋·吳粟·皇太后回鑾頌
- 主恩父母朝天去,失哺嬰孩伏地留。 -- 出自宋·蕭仲才·送縣宰赴召
- 立儲(chǔ)去母豈良規(guī),創(chuàng)業(yè)英名顧爾為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道武珪
- 一雞供母不供賓,主亦無慚賓不嗔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茅容
- 名門堯母將傳嗣,取鑒呂皇預(yù)殺身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鉤弋夫人
- 舅家如母在,慟哭淚沾襟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挽陳運(yùn)管安人孫氏
- 只應(yīng)王母宴瑤池,宴罷群仙趁醉歸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(yuǎn)·雪十首
- 官稱文母儼如臨,冰鑒何須清白箴。 -- 出自宋·姚正子·道愛堂
- 人言無母憐,有父尚可依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母子別
- 不念父母劬勞恩,悖德悖禮如習(xí)慣。 -- 出自宋·趙與泌·勸孝
- 丕時(shí)文母,厚德維紳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乾道別廟樂歌三首
- 恭惟圣母,躋袝孔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紹興二十九年關(guān)仁皇后袝廟一首
- 民思父母無窮已,天借星辰有去回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仲常龍圖自廣中移帥閩
- 花前嫫母丑,雪里屈原醒。 -- 出自宋·周式·句
- 絕憐父母窮相守,不為金多賤卻身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貧女
- 爰從王母訪井公,復(fù)約元君謁東父。 -- 出自元·郭翼·行路難(七首)
- 遠(yuǎn)游憶母還歸省,安得云萍有定居。 -- 出自明·道原法師·子熙兩和詩寄再用韻以答
- 遙仰文母之婀娜兮,嗣前徽而婉。 -- 出自明·葛高行文·望洽陽
- 難逢魏母彩鸞車,聊試彌明石鼎茶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宿云開堂
- 云間尹母年十七,嫁夫三年夫病卒。 -- 出自明·管訥·尹母行
- 平明呼母唯空床,寧知阿母懸高梁。 -- 出自明·何白·哀江頭
- 阿父見母死,抆血裂中腸。 -- 出自明·何白·哀江頭
- 兒女見母死,恨不從母亡。 -- 出自明·何白·哀江頭
- 闔城聞母死,擗踴咸如狂。 -- 出自明·何白·哀江頭
- 幾回呼母聞不聞,嘔血撫棺惟一慟。 -- 出自明·何白·哀江頭
- 棄置父母歡,婉婉君子旁。 -- 出自明·李懋·竇滔妻詩一章(凡七首)
- 時(shí)危憂母老,歲晚寄書還。 -- 出自明·李延興·詠懷(丙申歲作。三首)
- 窗明云母光催曙,嬌鳥驚啼畫欄樹。 -- 出自明·陸德蘊(yùn)·春曉詞
- 吾母之母吳公妻,伯娥異母還同襦。 -- 出自明·陸之裘·贈(zèng)梁五兄
- 日出啟母欑,慟哭天無光。 -- 出自明·唐之淳·送貢先生(五十韻)
- 想應(yīng)慈母意,日日望行人。 -- 出自明·陶安·自大關(guān)至小關(guān)
- 為我奉母來,承顏意彌虔。 -- 出自明·陶安·悼故妻喻氏(壬寅卒于黃州官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