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在第3個字的詩句
母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兒牽母衣抱父泣,文書催行星火急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滄海行
- 父憐母惜呼小名,擇對華門未輕許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怨女曲
- □□母啼送爺去當軍,今年妻啼送夫去當□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關山月
- 記生母,在今朝。 -- 出自元·陳孚·太常引 端陽日當母誕不得歸
- 強氏母,毗陵人,年已八十又一春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強氏母
- 強氏母,隨牒封邑君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強氏母
- 強家母,抱牒謝天恩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強氏母
- 強家母,壽兒匹,榮無倫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強氏母
- 自別母氏歸劉郎,中朝瓊樹摧秋霜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劉節婦
- 既而母死姊同戶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聶政篇
- 夫之母,寧獨死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董節婦
- 道堅母在時,隨我游五泄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道堅母哀詞
- 云是母氏慈,每出必紉綴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道堅母哀詞
- 白頭母,烏頭婦,婦姑啼寒抱雙股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白頭母吟
- 家貧母老難為客,酒薄愁深不醉人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春日白門寫懷用高季迪韻(五首)
- 父憐母惜摑不得,卻生癡笑令人嗟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示添丁
- 父兮母兮,兒知兒非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琴操·履霜操
- 相視母子心,如被蛇豕虐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蜂蟻
- 退憐母子方偕隱,卻恐虛名似此傳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周益公韻
- 不惟母老身非少,廉介又務循官箴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鄭楚客司法之岳陽
- 王之母之弟,徐子父之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本齋
- 林鶯母子聲相應,野蝶雌雄性共飛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
- 更恨母慈臨訣日,嗟嗟季役未成歸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蔡推官之父母與伯父母挽詩
- 一時母從子,百歲婦隨夫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仲女挽詩
- 父兮母兮,堅深埋藏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敬思堂四言
- 父頑母嚚,烝烝以乂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疇依
- 惟父母之哭子兮,蹇彼蒼之大尤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挽施子華
- 為吾母壽,富貴外物總休論。 -- 出自宋·江萬里·水調歌頭·生日重重見
- 康肅母無愧,中郎女有聲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挽吳門昌母夫人二首
- 我貧母亦老,苒苒發已宣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上習庵陳先生
- 攜持母妹孤,寄此一葉寒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盜犯金川境扶侍母妹復走興安有懷
- 父天母地元同體,物與民胞總是春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答楊冰崖寄韻問注西銘
- 問漂母磯頭,韓侯安在,缽山池下,喬鵲曾回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沁園春·醉面挾風
- 子別母,欲別牽衣意何苦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子別母呈所翁陳先生
- 衣遺母線寒針在,燒起公山晚陣鳴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寓江州西城
- 正金母、西游瑤臺寶殿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瑞鶴仙·翠旗迎風輦
- 真父母,送元宮,木母金公性本溫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敲爻歌
- 無何母子靡不足,偏提進退問為谷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答愛吾
- 咨董母,訪朱公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智達上人水精念珠歌
- 鄰房母淚下,相課別離詞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送行腳僧
- 柰老母思兒忍不回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沁園春 臨清舟中即席,次韓伯高見贈韻
- 背父母、分飛去離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惜芳時 詠紫燕
- 長隨母,擺尾囗搖頭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小重山 喻牛子
- 問阿母西池底事時來,試為數蟠桃,幾番開否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洞仙歌 慶張閭總管母八十
- 性中母令一物添,心上常教萬緣絕。 -- 出自元·三于真人·解紅 嗚鶴余音卷一
- 女弱母所憐,請母勿攀持。 -- 出自元·胡天游·烈女李三行
- 女去母啖柏,啖柏今成飴。 -- 出自元·胡天游·烈女李三行
- 須臾母大病,死父相尋追。 -- 出自元·胡天游·烈女李三行
- 長沙母葬彰純孝,八水人恩有善緣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狂吟八韻送英公暫歸故鄉遷殯二親
- 方執母喪啼若孺,雖居禫制飯猶蔬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詠陳和伯母墳嘉禾芝草甘露之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