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在第13個(gè)字的詩句
母在第一十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旌旗直指陣云開,文駟雕軒壽母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李閩師母夫人三首
- 歸來兮歸來,倚門悵望高堂慈母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月桂辭送陳兄部運(yùn)京口
- 夜深月透小窗紗,夢(mèng)到瑤池阿母家。 -- 出自宋·張道洽·詠梅雜詩
- 書香劍氣俱寥落,虛老乾坤父母身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述懷次柴主簿
- 至今哀怨留空山,長為鑒戒子母間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兒歸行
- 檐頭故壘雌雄燕,籬腳秋蟲子母雞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溪亭小景
- 文章報(bào)國男兒志,天地?zé)o私慈母心。 -- 出自·于右任·故山別母圖
- 乾坤意氣空崢嶸,饑鼠倒齧云母屏,論功有不如貍狌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猛虎行
- 太祖太宗貽典則,真宗仁考父母慈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檄中原
- 如何得片山如此,白首相將老母居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題仙居偉羌山六絕
- 情懷亦似居家樂,笑話依然奉母慈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追送何伯憲不及
- 夜深香火聽與誦,好是稱觴壽母同。 -- 出自宋·董天吉·壽千奴監(jiān)司
- 三家白發(fā)元相似,放去從教慰母懷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別堅(jiān)甫伯修
- 胭脂十二萬風(fēng)塵,一樣胞胎父母身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問天
- 才能并賜龍文劍,勛業(yè)同分云母屏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和鮑守次韻林德祖十四首
- 公田下?lián)p而上益,楮法子廢而母孤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讀陸逵常簿奏篇喜而賦
- 唐文曾祀龍君廟,漢武猶存阿母宮。 -- 出自宋·郭瑄·涇州懷古
- 神龜移入云端去,彩鳳摶歸地母騎。 -- 出自宋·李抱一·題神霄宮壁
- 云長不絕舊君情,元直終隨老母行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關(guān)徐
- 生前莫問劉郎浦,死后還看孟母鄰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小練林承事挽詞二首
- 醒來忽憶涪翁句,摘貫分甘共母黨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
- 山頭寶叔成新塔,泉下應(yīng)貽父母憂。 -- 出自宋·錢時(shí)·千頃廨院小憩老僧舊爇左臂干緣寶叔塔一絕憫
- 棣華咫尺龍顏近,競(jìng)詫皆出孟母賢。 -- 出自宋·潛放·慶江檢詳太夫人
- 綠衣槐簡舞蹁躚,重拜萱堂王母仙。 -- 出自宋·阮文卿·壽趙仙尉
- 西天悉達(dá)多太子,今日降神出母胎。 -- 出自宋·釋鼎需·偈二十首
- 竹根稚子無人見,沙上鳧雛傍母眠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三十四首
- 羽毛長就飛求食,聚口紛爭吃母心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頌古五十五首
- 出生入死足通神,全體三生父母靈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三昧諸頌
- 虎生三日食牛氣,馬走千里隨母駒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普天匝地?zé)o回互,黃面瞿曇出母胎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實(shí)成唯許方朔吃,時(shí)時(shí)還戲王母家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碧桃
- 為君提掖諸郎看,長已勝冠孟母賢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挽刑邦用
- 去年匍匋雙溪路,迨似當(dāng)年失母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徐暄·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東萊先生之墓
- 東皇君來流曉霞,莫看西北王母家。 -- 出自宋·閻伯敏·十二峰·望霞光
- 指尖巧弄瑯玕影,楚發(fā)輕披云母簾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閨情四首·沐發(fā)
- 吳兒久借乾坤造,閩囝重逢父母生。 -- 出自宋·趙時(shí)韶·贄管竹樓
- 水光山色晃簾櫳,玉殿高居阿母宮。 -- 出自明·郭登·過回中謁王母宮
- 有所思,思我母慈,身上錦袮襠,母身清寧壽以眉。 -- 出自明·黃佐·有所思一章十三句
- 東鄰小姬昔同年,至今盛飾為母憐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織女吟贈(zèng)黃進(jìn)賢
- 他年相業(yè)歸田稷,古道由來壽母敦。 -- 出自明·婁堅(jiān)·壽錢太史母顧太孺人六十
- 日提歲鞠勝己子,侄亦相親忘母徂。 -- 出自明·陸之裘·陸義姑姊歌
- 昨者對(duì)揚(yáng)休命時(shí),小人敢以有母辭。 -- 出自明·馬之駿·劉將軍歌送勛甫帥師援遼
- 回山樓觀擁煙霞,即是瑤池阿母家。 -- 出自明·茅大方·登陘州回山
- 忽傳青鳥催春宴,爛醉金桃阿母家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寄神樂觀鄧仲修仙官(六首)
- 楚帆連日阻南東,到處魚羹老母同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答陳提學(xué)文鳴
- 世間盡道為官好,天下無如別母難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憶母
- 萬竿修竹千叢菊,十角黃牛五母雞。 -- 出自明·邵永寧·隱耕秋色為陳孟言賦
- 貝闕徘徊河漢沉,絳節(jié)繽紛王母至。 -- 出自明·屠應(yīng)埈·太乙壇歌
- ”村媼詞終便欲去,兒就牽衣呼母哭。 -- 出自明·王九思·賣兒行
- 九齡文弱驕庭寵,三十清狂恃母憐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西成獲稻數(shù)十斛輒分三子一甥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