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9個(gè)字的詩句
此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句
- 似聞崆峒西,仇池迎此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前韻寄子由
- 凡圣無異居,清濁共此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桃花源
- 新詩過與佳人唱,從此應(yīng)難減一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會(huì)飲有美堂,答周開祖湖上見寄
- 吾生本無待,俯仰了此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遷居
- 誰言萬里出無友,見此二美喜欲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博羅香積寺
- 會(huì)有無事人,支頤識(shí)此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狄詠石屏
- 風(fēng)雨何年別,留真向此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三萼牡丹
- 世途方轂擊,誰肯行此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詠二疏
- 松茀律兮百尺旁,拔此驚葛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山坡陀行
- 何為二十年,紀(jì)憶作此{左言右由}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塔寺
- ?自?樂哉今夕游,復(fù)此陪杖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夜坐與邁聯(lián)句
- 孔明古豪杰,何乃為此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張飛傳?
- 但向空山石壁下,愛此有聲無用之清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陽水樂亭(為東陽令王都官概作。)
- 其后僧智凱見思于此山而得法焉,則世所謂思大和尚、智者大師是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凈居寺(并敘)
- 柳偶得之以遺余,作此詩謝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鐵拄杖(并敘)
- 銅腥鐵澀不宜泉,愛此蒼然深且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周穜惠石銚
- 憐其貴公子有志如此,故次其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王晉卿(并敘)
- 何為三百年,記憶作此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塔寺(并引)
- 汽笛一聲腸已斷,從此天涯孤旅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賀新郎·別友
- 一勾殘?jiān)孪蛭髁鳎瑢?duì)此不拋眼淚也無由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虞美人·枕上
- 子期竟早亡,牙琴從此絕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五古·挽易昌陶
- 有婦人焉,如旱望云,此編之作,佇看風(fēng)行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四言詩·題中國婦女之出版
- 還我河山,衛(wèi)我國權(quán);此物此志,永矢勿諼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四言詩·祭黃帝陵
- 臣如忽至理,君豈棄此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
- 未知天下士,至性有此否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晦日尋崔戢李封
- 幕府輟諫官,朝廷無此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樊二十三寺御赴漢中判官
- 恨無匡復(fù)姿,聊欲從此逝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樊二十三寺御赴漢中判官
- 胡羯何多難,漁樵寄此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村夜
- 飄然斑白身奚適,傍此煙霞茅可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岳麓山道林二寺行
- 老夫平生好奇古,對(duì)此興與精靈聚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
- 葛洪及許靖,避世常此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詠懷二首
- 經(jīng)齒冷于雪,勸人投此珠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槐葉冷淘
- 霄漢瞻佳士,泥途任此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陵州路使君赴任
- 沙帽隨鷗鳥,扁舟系此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泊松滋江亭
- 一病緣明主,三年獨(dú)此心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贈(zèng)王中允維
- 中原有驅(qū)除,隱忍用此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留花門
- 往往雖相見,飄飄愧此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(zèng)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 (王契,字佐卿,
- 粗飯依他日,窮愁怪此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(zèng)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 (王契,字佐卿,
- 同舍晨趨侍,胡為淹此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更題
- 終身歷艱險(xiǎn),恐懼從此數(shù)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龍門閣
- 衰年旅炎方,生意從此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較熱退晚加小涼穩(wěn)睡…呈元
- 鴰鹖催明星,解袂從此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湘江宴餞裴二端公赴道州
- 江漢故人少,音書從此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(zèng)韋贊善別
- 三峽傳何處,雙崖壯此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瞿塘兩崖
- 更欲投何處,飄然去此都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舟出江陵南浦,奉寄鄭少尹(審)
- 旅食驚雙燕,銜泥入此堂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雙燕
- 短景難高臥,衰年強(qiáng)此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從驛次草堂復(fù)至東屯二首
- 先帝弓劍遠(yuǎn),小臣馀此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覃二判官
- 陳跡隨人事,初秋別此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客舊館
- 君不見空墻日色晚,此老無聲淚垂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投簡成、華兩縣諸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