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8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吾心游太虛,聊寄此亭上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續賦家園七詠·意遠亭
- 笑折花枝步短檐,此意無人會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卜算子·雙鬢晚風前
- 住也應難去也難,此際難分付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卜算子·見也如何暮
- 酒既相違詩亦可,此外去沈夢冷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賀新郎·花落臺池靜
- 柔指各自未翦,問此去、莫負王昌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玉簟涼·秋是愁鄉
- 昔年同輦載花仙,此日登樓籍妓員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歌樓感事
- 當時行樂雖然秘,此日遺蹤自可悲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舊內曲水池
- 昔往不堪經滟澦,此行重得看瀟湘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南岳道中二首
- 崖山禽得到燕山,此老從容就義難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文山道人事畢壬午臘月初九日
- 我睡方濃,笑他欠此清緣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高陽臺·霜楮刳皮
- 一尊相屬,談詠彼此得無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水調歌頭·湖上有佳色
- 闕里風流今未減,此行報政看期月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滿江紅·竹馬來迎
- 勛業休煩付考功,此生終待老山中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興八首追和杜老
- 干戈載戢弓其弢,此行輔弼環蕭曹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劉春卿夏日閔旱次韻
- 向來別恨江同遠,此去詩情日共長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文倅侯彥嘉二首
- 先生標致良可人,此詩不減花娉婷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王覺民梅花詩
- 縱美詎能齊眾口,此言何獨指羊羹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臘梅和次韓韻
- 不因王事迫,誰肯此音來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沙窩道中
- 許前巖桂獨青青,此意於人亦良厚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用子藺韻賦九日小酌
- 左手人頭右手印,此理未可輕易論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淮西運干徐迫遠
- 子今得之類摘鵲,此貺重可輕璵璠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淮西運干徐迫遠
- 剜劖不已石無盡,此窟未易窺藩籬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含山令尹章邦基即其所居剜山得石嵌空乃作堂
- 別來舉廢同千古,此去榮枯會一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丁景仁三叉河留題贈李仲山
- 向來疏率任天真,此去扶持護善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方景南參議見贈
- 向來兵火亦何久,此去功史應水遲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何希淵韻
- 望來已見千山雨,此去那憂百谷乾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王沖之喜雨呈張文伯
- 禱晴得雨雨得晴,此患到今傳自古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信陽和同官喜雨韻
- 春意似同人意好,此行那患食無魚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隱靜道中
- 愿君為我取妙善,此界示現無邊慈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陶監丞茂安見贈
- 何人為作錦雞夢,此意他年銘肺腑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四祖山
- 前賢一節皆名世,此道終身公獨行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上平江陳侍郎十絕
- 我輩避讒過避賊,此行能飽即須歸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韻奉送李季言四首
- 布衾竹枕自穩暖,此念灰冷百不憂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賦漳南李幾仲安齋詩
- 定與故巢猿鶴老,此生無愧北山移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趙次張見遺之什韻
- 勝踐成三宿,俱來此意深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戊辰春二月晦日同棲鸞子送所親過寶積題壁間
- 及身強健頻看梅,此花到眼春光催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信中居仁叔正皆有詩訪梅於城西而獨未暇載酒
- 風意只吟群木,與此花修別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好事近·一種歲前春
- 玉井冰壺,人間有此清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新荷葉
- 清夢斷、歲華良是,此身流轉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滿江紅 細君生朝
- 人換世、歲華良是,此身流轉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滿江紅 辛亥三月,春事婉娩,土風熙然,東
- 四海干戈猶未定,此身底處安藏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臨江仙 李山人壽
- 酒滿芳尊山滿眼,此意無今無昔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大江東去 贈答楊彥衡
- 休苦似吳蠶,剛把此身纏繞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月上海棠 壬寅冬,躬謁玉清壇下。客有歌月
- 京塵千丈,可能容此人杰? -- 出自元·趙秉文·大江東去 用東坡先生韻
- 杰觀雄樓,相照映、此花幽獨。 -- 出自元·趙秉文·滿江紅 上清宮蠟梅 永樂大典二千八百十二梅
- 碧云林壑杳重重,此去風流似簡公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碧云林壑圖奉贈南琛長老住碧云禪寺
- 金陵天使如相問,此是薄鄉好宰官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華亭主簿張侯明善
- 賞功行見承殊渥,此地重分漢以符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經理官黃侯還京
- 於乎,雷樂工,既解此,何不筑中置一匕?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雷海青
- 當時賓客知何往,此日音書或漫忘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寄王梧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