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6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向來塵不雜,此夜月仍光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玉蕊
- 從容更何往,此路徹三清。 -- 出自唐·許彬·府試萊城晴日望三山
- 趨名易遲晚,此去莫經時。 -- 出自唐·許彬·荊山夜泊與親友遇
- 非不欲前去,此情非自由。 -- 出自唐·戴司顏·江上雨
- 多少人經過此去,一生魂夢怕潺湲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過黃牛峽
- 不有惠連同此景,江南歸思幾般深。 -- 出自唐·翁承贊·對雨述懷示弟承檢
- 看遍花無勝此花,剪云披雪蘸丹砂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牡丹花二首
- 罩罩嘉魚憶此方,送君前浦恨難量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南
- 叢菊生堤上,此花長后時。 -- 出自·錢·江行無題一百首
- 雄文有公道,此別莫潸然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春暖送人下第
- 秋濤寒竹寺,此興謝公知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對棋
- 東門罷相郡,此拜動京華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和知己赴任華州
- 獨酌幾回醉,此愁終不銷。 -- 出自唐·于鄴·還家
- 二十年前曾此到,一千年內未歸來。 -- 出自唐·王喦·題嚴君觀
- 品秩雖然殊此日,歲寒終不改當年。 -- 出自唐·鄧洵美·答同年李昉見贈次韻
- 品秩雖然殊此,歲寒終不改當年。 -- 出自唐·鄧洵美·和李昉
- 前程問成紀,此去尚三千。 -- 出自唐·王仁?!氖窈笾餍仪卮ㄉ翔麂?/a>
- 豈合此身居此地,妨賢尸祿自知非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禁林春直
- 唯有故人同此興,近來何事懶相尋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中春寫懷寄沈彬員外
- 知君在霄漢,此興得還稀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
- 靜思吟友外,此意復誰憐。 -- 出自·李中·書情寄詩友
- 數奇時且亂,此圖今愈賒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薛少卿赴青陽
- 酒罷長嘆息,此嘆君應悲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高起居之涇縣
- 藏用清其心,此外慎勿為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高起居之涇縣
- 藏和清其心,此外慎勿為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高起居之涇縣
- 殷勤手中柳,此是向南枝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王四十五歸東都
- 今來眇如夢,此景未曾忘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清道人歸西山
- 離情折楊柳,此別異春哉。 -- 出自唐·蕭彧·送德林郎中學士赴東府(得菊)
- 吟罷慵回首,此情誰與同。 -- 出自宋·孟貫·江邊閑步
- 甌閩在天末,此去整行衣。 -- 出自宋·孟貫·送吳夢誾歸閩
- 曾于塵里望,此景在煙霄。 -- 出自宋·孟貫·夏日登瀑頂寺,因寄諸知己
- 甌閔在天末,此去整行衣。 -- 出自宋·孟貫·送吳夢訚歸閩
- 曾於塵埃望,此景在煙霄。 -- 出自宋·孟貫·夏日登瀑頂寺因寄諸知己
- 為是因緣生此地,從他長養譬如無。 -- 出自唐·劉羲叟·同徐學士詠筍
- 半日無耕夫,此輩總餓殺。 -- 出自唐·徐仲雅·耕夫謠
- 從來稱玉潔,此更讓朱妍。 -- 出自唐·楊夔·送張相公出征
- 無思復無慮,此味幾人同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西山晚景
- 晉祚安危只此行,坦之何必苦憂驚。 -- 出自唐·孫元晏·晉·王坦之
- 天南與天北,此處影婆娑。 -- 出自唐·狄煥·題柳
- 身歿國遂亡,此立人君丑。 -- 出自唐·韋鎰·經望湖驛
- 知音不可得,此去但消魂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別所知
- 卻來時未熟,此去雨初晴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送韓嶼秀才南游
- 相逢從冷澹,此別復凄涼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送羅權
- 高堂倚門久,此去尚多岐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戊子歲東歸書事呈龐先輩
- 良辰難自擲,此日愿忘筌。 -- 出自唐·薛少殷·臨川羨魚
- 其題經藏有此句,見《宣和書譜》)一箭不中鵠,五湖歸釣魚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便是孤帆從此去,不堪重上望夫山。 -- 出自唐·慎氏·感夫詩(一作與夫訣,一作留別)
- 此字不書石,此字不書紙。 -- 出自唐·任氏·書桐葉
- 欲待相看遲此別,只憂紅日向西流。 -- 出自唐·晁采·春日送夫之長安
- 謝公多晚眺,此景在南樓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過杏溪寺寄姚員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