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6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余詰陵陽叟,此池當因誰。 -- 出自唐·郭周藩·譚子池
- 大歷元年春,此兒忽來歸。 -- 出自唐·郭周藩·譚子池
- 評文永不忘,此說是中興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送表兄東南游
- 三年蒙見待,此夕是前程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留別南徐故人
- 方寸如不達,此生安可逢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·贈匡山道者
- 九皋寧足道,此去透絪缊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·聞云中唳鶴
- 莫怪云泥從此別,總曾惆悵去年中。 -- 出自唐·陳標·贈元和十三年登第進士
- 長安車馬地,此院閉松聲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題覺真上人院
- 云衣剪不得,此路安可從。 -- 出自唐·楊洵美·答李昌期
- 倘更數年逢此日,還應惆悵羨他人。 -- 出自唐·裴夷直·戲唐仁烈
- 明朝回首處,此地是天涯。 -- 出自唐·裴夷直·發交州日留題解煉師房
- 香茗一甌從此別,轉蓬流水幾時還。 -- 出自宋·李遠·贈潼關不下山僧
- 人誰無遠別,此別意多違。 -- 出自宋·李遠·及第后送家兄游蜀
- 君子久忘我,此誠甘自沈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冬日寄友人
- 名高身未到,此恨蓄多時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和段校書冬夕寄題廬山
- 萬類半已動,此心寧自安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早行
- 涼風白露夕,此境屬詩家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池上宿
- 高堂惟兩別,此別是榮歸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送蔡京東歸迎侍
- 爭得一人聞此怨,長門深夜有妍姝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長門怨
- 從前枉多病,此后鮮疏名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逢呂上山人
- 過來還過去,此路不知迷。 -- 出自唐·孟遲·徐波渡
- 三年皆一閏,此閏勝常時。 -- 出自唐·劉威·閏三月
- 三十年前記此過,皆春樓下駐行窩。 -- 出自唐·李質·過揚州
- 峽路誰知倦此情,往來多是半年程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下第東歸途中書事
- 山霽月明常此醉,草芳花暗省曾迷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題鄭中丞東溪
- 對酒不能傷此別,尺書憑雁往來通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留別崔澣秀才昆仲
- 一日不曾離此處,風吹疏牖夕云晴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題書齋
- 六代興衰曾此地,西風露泣白蘋花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經過建業
- 遠客家水國,此來如到鄉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漾陂晚望
- 年來長送客,此意不曾論。 -- 出自唐·潘緯·送友人北游
- 昔人懷感處,此地倍魂消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青山晚望
- 旅食唯草草,此生誰我同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客行
- 青云名素重,此去豈經年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送李員外知揚子州留務(一作后)
- 誰知江徼客,此景倍相于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隴上書事
- 巴興千萬尋,此去若為心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送友人游蜀(一本無友字)
- 若遣折楊柳,此地樹無根。 -- 出自唐·邵謁·苦別離
- 秋霽更誰同此望,遠鐘時見一僧歸。 -- 出自唐·周繇·白石潭秋霽作
- 惆悵溪頭從此別,碧山明月閉蒼苔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仙子送劉阮出洞
- 冤禽名杜宇,此事更難知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聞子規
- 想見尋幽到此山,詩成珠玉笑談間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同知縣陳公顏游章山寺
- 走轂飛蹄過此傍,幾人留意問滄浪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滄浪峽
- 已向丘門老此軀,可堪空作小人儒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和友人喜相遇十首
- 前期招我作,此景得吟還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酬鄭進士九江新居見寄
- 天涯行欲遍,此夜故人情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冬夕喜友生至
- 非岳不言岳,此山通岳言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廬山
- 不向故人言此事,異鄉誰更念棲遲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秋夕書懷寄所知
- 多少清風歸此地,十年虛打五侯門。 -- 出自唐·翁洮·和方干題李頻莊
- 去歲初眠當此時,今歲春寒葉放遲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采桑女
- 亦無采詩者,此修何可修?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和陶淵明貧士詩七首
- 江湖分兩路,此地是通津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過湖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