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6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主人傾蓋慕此意,一閣新構堂西遍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飲仙閣
- 其間第四星,此點光猶癡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八月實四夜池上
- 南山歲云莫,此日別玄同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答彭以直
- 喙短莫叫空,此物弗貸人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湖山館中酬謝士宜
- 萬有本天分,此氣何沖融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館中寫懷寄光山琴庵
- 線繡工夫從此、日添長。 -- 出自宋·胡文卿·虞美人·樞庭喜慶生辰到
- 彼見是忘憂,此看同腐草。 -- 出自·***·袁長官女詩(摘萱草吟)
- 剛被恩情役此心,無端變化幾湮沈。 -- 出自·***·袁長官女詩(題峽山僧壁)
- 分飛俱有恨,此別幾時逢。 -- 出自·***·白蘋洲碧衣女子吟
- 爾后一千歲,此地化為泉。 -- 出自·***·古墓卜地詞
- 鳥啼楊柳垂,此別千萬里。 -- 出自唐·劉復·送劉秀才南歸
- 前心后心皆此心,梵音妙音柔軟音。 -- 出自唐·朱灣·同清江師月夜聽堅正二上人為懷州轉法華經歌
- 只有今宵同此宴,翠娥佯醉欲先歸。 -- 出自唐·崔瓘·贈營妓
- 聞道葛夫子,此中煉還丹。 -- 出自唐·竇參·登潛山觀
- 莫恨殷勤留此地,東崖桂樹昔同攀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酬陸三與鄒十八侍御
- 重林將疊嶂,此處可逃秦。 -- 出自唐·麹信陵·移居洞庭
- 升堂有知音,此意當何如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太原旅懷呈薛十八侍御齊十二奉禮
- 尚被浮名誘此身,今時誰與德為鄰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秋夜寄僧
- 徒聞施錦帳,此地擁行軒。 -- 出自唐·陳通方·金谷園懷古
- 憶昔斗群雄,此焉爭上游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岳陽懷古
- 前程楚塞斷,此恨洞庭深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衡州送李十一兵曹赴浙東
- 千門儼云端,此地富羅紈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聞砧有感
- 無事江城閉此身,不得坐待花間月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衡州早春偶游黃溪口號
- 嚴冬寒漏長,此夜如何其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早覺有感
- 雝雝鳳將雛,此樂豈易得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游堯臣歸閩六首
- 有寶不韞櫝,此計亦未疏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前韻答黃一翁五首
- 若使右丞知此畫,定當閣筆輞川圖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謝艮齋畫笥四首
- 玉軸錦囊無此景,何年天巧出丹青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謝艮齋畫笥四首
- 念君何以堪,此意推不去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答韓毅伯五首
- 外物皆浮云,此道等珠玉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前韻答黃一翁二首
- 更以詩留貧,此語頗驚俗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前韻答黃一翁二首
- 馮夷不得閟此境,湖山收入奚囊中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徐尉
- 晚歲未即安,此身先逝矣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念往
- 長須驚喜見此客,無怪繞枝鳱鵲噪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清老
- 龍魚仙伯妙此理,垂云小憇來儒宮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汪廣文
- 空闊無邊惟此地,君侯心與境相同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二月中休日黃帥領客登望海亭有詩因次其韻
- 曳履獨游無此士,閉門高臥有何人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陳右司春雪
- 帝民虎豹守,此語誰扣閽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沿檄如蒲圻訊民之食菜事魔者作詩憫之
- 擺脫軒裳累,此身今自由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二月望日留越上偶成
- 平生金石心,此詩豈欺予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王右司回雁峰韻
- 相逢慰棲遲,此道評精粗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壬子春羅端長贈別
- 不謂遠游來此地,未能小隱待何時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韓毅伯擬別
- 蓬轉墮江城,此身縛微官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韋同年聚遠閣
- 人言了婚嫁,此事今何如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又五首
- 十年一會面,此身幾寒暑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謝江潭諸公
- 浮丘笑我無此骨,倏然飛去如孤鴻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鄧宰兼簡華容孟宰
- 城外土饅同此味,墻頭濁酒且須賒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贈地理游曉山
- 欲求塵外物,此樹是瑤林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·紅桂樹
- 自嗟文廢久,此曲為盧諶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送張中丞入臺從事
- 名山何必去,此地有群峰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題羅浮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