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6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曾向春秋識此州,西風吹袂過淮頭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乙未渡淮點軍登壽春南樓
- 細攬群英入此亭,重開八葉付公門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乙已題制參蕭應(yīng)父襲芳亭
- 何物老嫗生此兒,又睹雙髻尤為奇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詠丫頭巖
- 苕隱我歸終此世,寶坊君到出何時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岳陽送管順甫還清湘
- 收攬河山入此樓,幾年蚡冒古荊州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登河山萬里樓
- 二十年前典此州,經(jīng)行中又幾春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丁已閏月六日登岳陽樓
- 此語人共賞,此意疇復(fù)知。 -- 出自宋·趙崇嶓·讀陶詩
- 新州有樵人,此意極了了。 -- 出自宋·趙崇嶓·用看云體
- 飯蔬適我愿,此意應(yīng)勿爽。 -- 出自宋·趙崇嶓·適趣
- 自有此山無此客,來同老守醉還醒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陪高計使柱史謝庾使刑郎登梅仙山丹青閣
- 以罪來歸,得此四賓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贈陳如晦
- 萬世學者,於此取信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美李頤老易
- 泗亭之參,以此任道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示趙與檳弘毅章
- 為我問訊出此詩,子親炙之有余師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送眉山孫夢得從饒伯輿李純父學
- 白石清泉知此意,請將直釣釣璜流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巖溪書堂登眺
- 人多晴晝至,此趣未應(yīng)知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題高氏煙雨館
- 又無穴宅居,此物從何至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題陳山龍祠
- 但知慈訓(xùn)在,此外浮云焉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上習庵陳先生
- 火云自空飛,此地暑盡屏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萬壽寺避暑讀書
- 無令數(shù)斯疏,此語共知警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萬壽寺避暑讀書
- 常時喜慨談,此夕若親睹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夜飲歸戲作
- 中丞擊妖蛇,此蛇初不為民尤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斬偶行
- 嗟嗟愿公寶此劍,更煩借截奸臣頭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斬偶行
- 當年郭有道,此意與君同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蒙齋
- 羅綺叢中無此艷,小西施。 -- 出自宋·許棐·山花子·挼柳揉花旋染衣
- 山色驕人逢此客,塵尾霏霏露碎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賀新郎·繡谷流明幟
- 除了留侯無此貌,便何郎、傅粉終粗俗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賀新郎·誰種藍田玉
- 仙去千年重此山,不禁風雨屋摧殘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題羅浮沖虛觀化緣疏
- 少見人心如此寺,屹然砥柱在中流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靈洲
- 道鄉(xiāng)不如新,此臺無道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潘牥·題岳麓寺道鄉(xiāng)臺
- 萬事虛盈皆此類,幾看如鏡復(fù)如弦。 -- 出自宋·潘牥·次陳仲文八月十二八韻
- 城人記節(jié)氣,此日正喧嘩。 -- 出自宋·潘牥·元日登九山
- 浮世事,只如此。 -- 出自宋·魏庭玉·賀新涼/賀新郎
- 經(jīng)行到北林,此地轉(zhuǎn)驚心。 -- 出自宋·王諶·北林
- 欲把絲桐傳此曲,破琴弦斷損金徽。 -- 出自宋·王諶·秋風
- 不謂山行得此晴,有名勝處必須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東天目
- 九十日春從此始,萬千心事對誰言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感春
- 瓶笙驚晝睡,此意有誰知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霸國祠
- 慨想英雄當此際,肯分事業(yè)與袁安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雪
- 便是百花無此分,看看事業(yè)到和羹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落梅
- 苕水之源出此山,地如邾魯始躋攀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西天目
- 老來偏惜別,此別更關(guān)情。 -- 出自宋·儲泳·送兄潮舉
- 今日不因登此閣,不知人世是紅塵。 -- 出自宋·儲泳·涵虛閣
- 顧我豈物如,此生何能谷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山行
- 君這取友莫此尚,此友寧久留君家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和野渡賦雙竹松梅古風
- 賸洗瓶罌儲此水,待驅(qū)炎暑煮春茶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和野渡雪消二律
- 三百六旬惟此宵,羞使望舒顏面缺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和吟友月夜遇風雨不見薄蝕韻
- 杜門惟獨善,此見恐未然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錦山自杭來詩呈鄉(xiāng)曲共舉月集
- 易骨洗髓由此基,三島十洲輕可到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為徐進士天隱賦辟谷和吟
- 我念民窮作此歌,歌此能令鬼神泣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夏秋積雨歲用大祲長言紀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