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4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安得坐此山,枕流復漱石。 -- 出自宋·洪濤·咸淳戊辰余月下澣去郡歸里因訪菊巖龔先生用
- 昔人曾此月明中,掃石焚香禮碧空。 -- 出自宋·胡梅所·誦經石
- 我欲蹲此石,投竿慕任公。 -- 出自宋·胡融·望海石
- 憑誰將此意,為妾到郎邊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參·閨中詞
- 我今徵此詞,亦將擬未通。 -- 出自宋·皇甫泌·送梵才上人歸天臺
- 凡與共此者,但須行樂耳。 -- 出自宋·黃春伯·戲聯食{潺氵換魚}體取其骨糜肉化之義
- 勝景如此難重過,手倚石壁頻摩挲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
- 老夫對此忽自悟,呼兒并集來我傍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噫嘻示兒
- 仙翁昔此棲,還丹成白雪。 -- 出自宋·黃杞·游招真觀
- 幾年聞此好名圍,平地黔巫翠掃天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錢氏故園
- 南人官此欲歸去,為問北人來不來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初到池州沿檄阻風麻步
- 劃然見此光瞳瞳,吁嗟眾耳塞如聾。 -- 出自宋·黃莊·詩美校書郎彭方迥
- 轟然聞此聲渢渢,丹心一片對穹窿。 -- 出自宋·黃莊·詩美校書郎彭方迥
- 老夫於此百不忙,飽食但苦夏日長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簡江子求茶
- 江山余此物,海岱失斯人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感梅憶王立之
- 君且為此情,吾亦未免俗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贈張琪君章
- 乘流從此去,河漢失清都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初來東里
- 即今知此三自然,奉以周旋無失墜。 -- 出自宋·晃逈·三法自然歌
- 黽勉終此任,庶幾堪退縮。 -- 出自宋·郟亶·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
- 然能蹈此語,沙金石中玉。 -- 出自宋·郟亶·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
- 相將老此身,嘯歌隨寢餗。 -- 出自宋·郟亶·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
- 城中得此觀,不用遠尋幽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松
- 我來到此慵回首,倚檻吟看海月生。 -- 出自宋·江白·等法院
- 寶云構此軒,接引心不倦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再題半峰亭
- 日日念此君,招我湘江曲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寄題張秀才此君亭
- 羨君充此四方志,望塵何異登瀛洲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和王希夷廬陵觀梅
- 孰能為此游,渺渺重山川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遠游篇壽立齋
- 五倫止此定,明德日新民。 -- 出自宋·金朋說·止齋吟
- 此泉惠此王,唯日流不息。 -- 出自宋·句龍緯·題惠泉寄知軍郎中
- 三秋正此憂焦窘,萬室今咸共喜康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和符倅上范相喜雨
- 遍觀從此始,著腳歷崢嶸。 -- 出自宋·康惇·壽昌禪寺
- 不知持此將安之,天下寶當天下惜。 -- 出自宋·樂備·某屬聞少伊廣文歸別墅將掛其冠然乎富貴恐不
- 滿城唯此僧。 -- 出自宋·雷簡夫·寄甘露舒公上人
- 眼前無此屋,風雨憶帡幪。 -- 出自宋·黎獻·挽趙秋曉
- 蕭郎負此文武之全才,當臥元龍樓百尺。 -- 出自宋·李伯玉·送蕭晉卿西行
- 何以易此樂,此樂居之安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讀書
- 想知於此時,齋扉猶未關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簡士特
- 先圣垂此言,下士其可忘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召伯祠
- 翛然對此君,苦節更森束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次韻元章黃岡春雪督二侄詩課
- 蘊靈產此萬珍木,隆霜幾度森不摧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陪曾宏父登冷泉亭望飛來峰
- 人生得此樂,底事猶區區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送范彥覃
- 我來聽此可無語,天乎孰謂得其平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聽彈廣陵
- 故園當此時,行樹映池沼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謝士特餉櫻桃
- 風波如此子焉往,天道不然人奈何。 -- 出自宋·李春叟·文丞相兵挫循州詩以迓之
- 不如乘此清風去,覓取留侯辟谷方。 -- 出自宋·李春叟·題云溪寺
- 風光如此莫傷春,云樹煙花一色新。 -- 出自宋·李德真·武林春游即事
- 無人寫此天然景,十二蘭闌干十二峰。 -- 出自宋·李撫辰·瑞巖寺靈芝閣
- 往年思此樂,屢嘆來無由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泛舟潏水君俞用韓泛南溪韻作詩三首遂和
- 我時聞此言,為之長嘆嗚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哀老婦
- 大夫聞此言,如有所忿戾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和蘇著作麻姑十詠·玳瑁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