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3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我觀此僧面孔真滑稽,醉中定解草圣并賦詩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題醉僧圖
- 還君此畫雙涕洟,愿賦周官王會詩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西域圖
- 啼猿此去欺殘月,回雁因來吒便風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送何端卿帥瀘
- 公私此一時,長短要相補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送徐稚山江西漕
- 人間此品那可得,三年聞有終未識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簡江子求茶
- 我知此必蘊靈異,何止懷藏易城玉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同魯山韓丞觀女靈廟前險石
- 君行此知此意,辨才第二文中尊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送一上人還滁州瑯琊山
- 指云此屋南,頗有良田疇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田中行
- 即今此物亦安用,燕山萬里胡無塵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洗馬次十一兄之道韻
- 乘鸞此地回緱嶺,走馬何人出大明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和人游李文和園
- 如許此花同九日,為君采掇笑淵明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又次韻謝子立之惠紅絲花
- 愿考此祥皆密契,不求知己浪傳名。 -- 出自宋·晃逈·心禱六符詩
- 相逢此理交談者,千百人中無一人。 -- 出自宋·晃逈·燕居
- 因知此大緣,圣心已潛屬。 -- 出自宋·郟亶·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
- 不依此法隨心好,撞了齊肩必定傾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總言三首
- 錦城此舉又遠適,流觴雅會何時同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寄題西園
- 方念此嶄絕,安得如往昔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飛來山
- 顧我此來盤礴久,塵勞瀟灑頓忘機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題山亭
- 終焉此是清涼處,凈住無慚相國文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送梵才大師歸天臺
- 此山此井永不廢,此歌其庶傳南州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堯峰新井歌
- 孰若此地多君子,純孝千古留風聲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代張起巖和清塘詩
- 誰將此山真面目,盡收奇偉歸圖障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唐丈命玉澗僧畫金華三洞為圖障壽母玉澗有詩
- 漫仕此情初已薄,愛君一念世逾堅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挽劉南坡
- 不如此翁不知書,肩記頤隱形侏儒。 -- 出自宋·樂備·比同彥平謁希顏千里昆仲千里留醉短項翁彥平
- 到底此生俱擾擾,從前何事不悠悠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寄曇晦二首
- 閩中此地稱多賢,招我作鄰密且邇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次韻劉彥沖醉歌
- 公庭此日棠堪憩,仙路他年舄解飛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簡郭令
- 游從此地多君子,乘興來過不待招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偶至溪岸時當寒食書節物呈同行
- 何年此峰獨飛來,群山讓秀中崔嵬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陪曾宏父登冷泉亭望飛來峰
- 集中此篇亡,恨不窮天葩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食石鱗
- 華筵此地成賓主,孔翠屏深琥珀濃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雪后赴徐氏燕集
- 須知此日逢僧話,不減當年訪戴回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游羅漢院途中口占
- 當年此地勤花竹,景物方成姓又移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題湘園
- 明年此夕知何處,自古中秋不可雙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中秋對月
- 何必此中分界限,普天率土盡王臣。 -- 出自宋·李次淵·分水鋪
- 慨念此耆老,不登漢公卿。 -- 出自宋·李燾·從何使君父子游墨池分韻得名字
- 須知此物非他物,能悟前身是后身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蔡元度話其子能言前世事江晦叔有詩次韻
- 今茲此寶世莫識,但愛金字毛綠鮮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和沈潛誠崔氏園九尾龜
- 明年此會恐難得,俯仰之間已陳跡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上巳成季召會于西溪會上賦詩須多韻仍用故事
- 君今此去春已盡,江山綠滿花枝少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送人赴雅州任
- 聞君此去追高躅,應忘青衫簿領卑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送衛奕之西河任
- 答云此石堅,攻磨動時歲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和蘇著作麻姑十詠·玳瑁石
- 江南此疾多,理不憂顛越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聞女子瘧疾偶書二十四韻寄示
- 坐量此去有黨衰,纖縞焉能拒強駑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答緣概師見示草書千字文并名公所贈詩序
- 我作此詩揭亭上,他年墜淚如羊碑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甘露亭詩
- 唯恐此碑壞,此書難再覩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和蘇著作麻姑十詠·魯公碑
- 近來此道中興也,泉下英魂知不知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書松陵唱和
- 東君此去和時來,雪里梅根待暖回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春寄呈現祖袁州二首
- 人生此段差可樂,風御徑須游六幕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次顏博士游紫羅洞五首
- 我作此詩備遺忘,會有史筆流芬芳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贈陳承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