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13個(gè)字的詩句
此在第一十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人言王氣在鄣州,嬴政因來鑿此流。 -- 出自宋·葉輝·秦淮次北谷羅疊韻
- 今宵且向穹廬醉,后夜相思無此杯。 -- 出自宋·葉靜慧·送水云歸吳
- 東郊青土尚崔嵬,疑是巴王築此臺(tái)。 -- 出自宋·易士達(dá)·巴子臺(tái)
- 黃冠氅服今誰識,前宋遺賢有此儒。 -- 出自宋·永秀·題汪水云詩卷
- 崎嶇窮谷翠屏圍,卻訝游人到此稀。 -- 出自宋·俞汝尚·戒香院
- 虬須公子真奇物,曾把英靈寄此山。 -- 出自宋·俞鼒·龍巖寺
- 錦園不減商山樂,四皓中間著此翁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二月二十八日周提宮葉致政樓司理過訪錦園
- 飛騰我久欽公輩,潦倒君當(dāng)恕此翁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裴園小集鄭汝諧同年有詩次韻奉酬
- 聯(lián)茵并載驚都市,萬里青云從此始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贈(zèng)神童林公滋公澤女神童幼玉
- 綠茸紅糝細(xì)團(tuán)枝,天上麒麟瑞此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張使君生辰
- 橘亭一別五回冬,寤寐何曾置此翁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寄張君玉
- 龍城當(dāng)日親封殖,還有霜苞似此無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通判孫宗丞分餉溫柑次馬撫干詠橘韻作詩為謝
- 是中正好覓佳句,捫腹自憐無此才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至德
- 博山一穗爇沉薰,寄傲胡床笑此身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誓節(jié)馬驛讀龍溪詩
- 只今戰(zhàn)態(tài)作兒女,便恐汝名從此歇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歌兩淮
- 況我中都徃頹促,千古喪師無此酷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歌兩淮
- 誠之一字與天參,往古圣賢珍此語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賀雨
- 呼吸湖光映湖綠,兩公便謂得此生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游漢嘉明月湖次宇文子重韻
- 誠心諭俗淑斯人,莫寶金珠寶此身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再用前韻
- 終身不察是凡人,一日三回省此身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衢學(xué)講堂更名時(shí)心和貳車韻車韻五首
- 一犁春雨趁農(nóng)耕,歌詠康衢了此生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耕樂詩四首
- 紛紛民瘼關(guān)吾念,得得天公相此得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王伯友韻
- 鷹猶知學(xué)況於人,羽翮沖霄具此身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再和時(shí)習(xí)五章取禮記一句·月令鷹乃學(xué)習(xí)
- 半生宦海幾途窮,歲晚扁舟系此中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有感
- 靈苗卻解為人壽,請為君謨續(xù)此篇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程閣學(xué)送小春茶韻四首
- 我行天下今將半,安得名山如此工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趙周錫制干峽中韻四首
- 人言蜀道如登天,未必登天如此難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過黃泥坂
- 歲寒過我留佳句,夜半論文酹此杯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梁曹池陽道中遇雪韻
- 煩君更撫文王操,慰我寒窗在此琴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聽道人彈琴
- 平生忠孝徹幽冥,稽首龍祠鑒此誠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謁洪澤鎮(zhèn)龍祠
- 驅(qū)馳原隰皇華事,筋力猶堪誓此生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自常熟敲冰行舟半日一夜僅十里
- 自憐老客從渠晚,喜有詩翁到此尋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登蓬萊合
- 霧船風(fēng)纜經(jīng)多少,老盡行人只此山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荊州道中
- 十年尋夢舊江湖,歲晚尋幽愛此居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題徐氏子所藏四賢帖
- 靈胥勇志嗟何在,共吊江山付此杯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觀潮
- 今年一稔民安業(yè),老守區(qū)區(qū)慰此心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和東林湛堂禪師喜雪韻五首
- 水光月色精神好,長使襟懷似此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望東湖五首
- 宴安有毒君休巒,亟為蒼生決此行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寄陳伯耕二首
- 杉松盡是親栽植,寄與樵人念此心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書先塋二首
- 陽剛初得一何微,萬彙亨嘉肇此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冬至二首
- 鹿門幸有幽人約,飯豆羹藜過此生。 -- 出自宋·曾黯·仁上聞角聲有感
- 受金縱敵將何知,曹沫功名失此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黃天蕩
- 塵容俗狀暫窺影,欲汲寒泉洗此心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寶公井
- 紅泉可酒兼宜茗,便合躬耕老此身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紅泉精舍
- 溪山好處劃開眼,看水看出悟此心。 -- 出自宋·曾宋珍·云溪寺
- 逸才畢竟九天憶,應(yīng)謂禁中須此人。 -- 出自宋·曾由基·送玉堂守永嘉
- 空余逸韻傳流水,猶喜清風(fēng)在此君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題思范軒二首
- 久慚簪笏未歸去,且喜妻孥共此來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舟次子陵釣臺(tái)
- 既能委曲存商后,又不區(qū)區(qū)愛此身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論語絕句一百首
- 詩人常說嶺頭梅,往往春風(fēng)自此來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庾嶺舊傳有梅往往詩人借此為江南春信予到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