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11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買陂塘旋載楊柳,年來于此承務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摸魚子·買陂塘旋載楊柳
- 任白鷺驚飛,蒼苔不掃,去此便無趣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摸魚子·買陂塘旋載楊柳
- 買陂塘旋栽楊柳,閑人有此忙務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孚·摸魚子·買陂塘旋栽楊柳
- 早悟花間詩意,免教□、至此倉皇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滿庭芳 為施克明題雪擁藍關圖
- 遙想天柱峰頭,通宵宴賞,此地今何處。 -- 出自元·吳景奎·念奴嬌 寄蕭善云
- 生前尊酒誰不有,無人到此自對青山開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和顧仲瑛金粟冢燕集
- 我今長洲釣明月,君復過此寂寞濱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贈楊君濟縣丞
- 東去三江流不盡,浮生如此也須憐。 -- 出自元·陸仁·次韻(二首)
- 當年輞川圖畫,有林泉、如此更何如。 -- 出自元·陶宗儀·木闌花慢 次胡筆峰遷居韻
- 綠水青山,野花啼鳥,已把此心留住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蘇武慢·玉砌雕闌
- 織錦停機,服箱休駕,兩情此夕交歡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高陽臺 七夕
- 吸取西江金浪水,朝朝用此盤纏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臨江仙·吸取西江金浪水
- 每向街頭來往走,誰人識此葫蘆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臨江仙 大葫蘆,先生出,常背此以貯酒也。
- 兩處崇真暗相洽,即非彼此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解冤結 今丹陽下山權與陸仙作伴
- 向午窗、披玩道德南華,除此外,閑弄絲桐一操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洞仙歌 述懷
- ,未知是王家那一書,因成此詞以寄之聊與話行藏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好離鄉 余祖居利州,有李仙者,自彼而來。
- 王相,人來徵詩于予,因作此奉寄,時屯田涇陽規書財賦北平移鎮入咸秦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太常引 奉寄(朱校云奉寄二字疑衍)參政李
- 國子先生,博帶峨冠,胡為此行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沁園春 至元戊子冬,國子司業李君兩山以春
- 鯨海波濤三萬丈,元不到、此山前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唐多令·靜有讀書緣
- 問阿誰、心緒正如今,還如此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滿江紅 病中呈諸友
- 長日之英,為國生賢,魁然此公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沁園春 壽張繡江參政
- 竊以為梧桐月向懷中照,此康節翁,極言天下之清致也。 -- 出自元·陳櫟·滿庭芳 壽判縣梧山先生(七字原缺,據?
- 長嘯風前,無人會我,登臨此意。 -- 出自元·楊載·水龍吟 式古堂書畫考卷十八
- 便次公酌我,公榮如子,奈此歡何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大圣樂 至日與周晴川兄弟會飲
- 石女簪花,木人勸酒,為我此間聊住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·山月來時
- 試看南墅開尊,西池垂釣,此個情懷別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大江東去 壽高伯川
- 向紫霄高處,遨翔容與,知此貴,世間少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水龍吟 為閻靜軒壽
- 不一尊瓊露,數聲金縷,將此景,成虛負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水龍吟 皇慶癸丑重九,登南高峰,寄柳湯佐
- 皎潔澄清,鑒物無私,端的此理難言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春從天上來·大道幽玄
- 我老亦無世可托,偕亡羨此一抔土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八月十三日會葬恪士西湖吉慶山
- (寺僧不歸有號辟谷客居此為設食)空階紅濕牡丹肥,層架碧侵苔蘚長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庸庵尚書至自滬三月八日攜猶子子式命汽車招
- 美人遠別索題詩,眼明見此清溪之曉渡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馬致遠清溪曉渡圖(致遠,廣西憲掾。子琬
- 郁孤臺前雙玉虹,一杯遙此酹英雄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贛州郁孤臺吊辛稼軒作
- 朝議蒲輪看再降,肯教從此老柴關。 -- 出自宋·孫僅·贈種徵君收
- 千顆明珠一甕收,君王到此也低頭。 -- 出自清·石達開·駐軍大定與苗胞歡聚即席賦詩
- 但使主人能愛客,年年來此看江花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
- 白鷺晴煙滿平野,老夫于此最關情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沙邊
- 身世只今惟仗酒,安危從此不關儂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壬寅九日
- 城堞遙連北斗斜,島夷從此識中華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次方明謙指揮海上筑城韻(二首)
- 拔劍前致詞:“爾胡不仁至此為!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猛虎行
- 村扉城郭嫌疏索,那能別此長為客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送程孟陽游楚中
- 堪笑此衣吾假耳,卻不知此物本可相剝離!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·挫骨揚灰辭
- 吟詩白日費工夫,勸君自此知趨舍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題黃子正易軒
- 月錢祗直曉點心,薪蔬盡此攜兒畜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贈高待聘
- 取友無他惟會理,逢僧只此是談禪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別林肅翁
- 四面近山圍繞密,卜居如此合綿長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題東湖林氏所居
- 半夜俄聞蹭紡車,鄰人如此解勤家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西宮中夜聞紡聲
- 老去同時人死盡,那知來此話僧房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寓故里大中寺值朱起蔡同宿數夜
- 知道高閒少兼濟,折腰從此到人間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答劉道人
- 無何龍伯釣六鰲,兩山從此溺波濤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海上五山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