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可使黃塵車馬客,更將此地世人傅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自子陵市尋路入游泉三首
- 與人說石仍說詩,世間此樂誰得之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賦運(yùn)使張大監(jiān)道州石山以張?jiān)娖降仫L(fēng)瀾險于水
- 盛德其神乎,有生皆具此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水圖詩壽王丞相
- 三君合謀奏天公,急羈此老勿使慵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高風(fēng)臺歌
- 嘉陵江到武昌口,此時此日同□□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凱歌·今年三月三
- 旁人但笑入灣拙,豈料此行人所難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送承甫兄往長陽山從學(xué)詩
- 想見當(dāng)時寧有晉,那知此地更逃吳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過故宜城
- 席君吾情好兄弟,蜀都此學(xué)多聲猷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次韻答席蕃秀才論春秋
- 我欲求田古松邑,君言此計(jì)幾時成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都下次韻謝松陽沈術(shù)人二首
- 吳丞此畫絕代無,張公此詩古來少。 -- 出自宋·潘大臨·吳熙老所藏風(fēng)雨圖
- 兩賢憤托金石堅(jiān),莫求此碑求此意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蔡天啟作中興碑詩且邀同賦
- 子櫂既云西,余行亦將此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送別
- 平生所遇半如許,豈獨(dú)此事堪長嘆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乘舟阻風(fēng)
- 是邦不生人,境勝乃如此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入峽
- 石堠猶路傍,故物應(yīng)唯此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歸仁縣石堠
- 憶昔游杏山,蒙泉政如此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醒心泉
- 睡足秋堂夜雨聲,天涯此夕嘆飄零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夜雨有作
- 要觀大節(jié)須霜雪,莫說此君無肺腸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同蹈元看竹了軒因去年方字韻作此
- 河西道眼分明處,識破此中知見香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元英折惠柚花
- 濂溪愛花我愛葉,難將此意輕語人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和余山南僉判清溪觀荷
- 開軒浥清明,道人清若此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水月軒
- 杜陵?duì)畎傥铮瑹o語可著此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和張倅唐英詠梅十四首
- 婦曰良人兮,吾曷為罹此憂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鄭自明哀詞
- 若以滋味屬厭人,虀粉此身人不足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蘭花供壽國舉兄
- 半歲驅(qū)馳數(shù)千里,賴有此杖常扶顛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憶筇杖
- 待得中興用循吏,更於此地設(shè)離筵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赴留宰寶壇之集因和蕃叟弟趙園韻
- 試向南塘問漁牧,定於此老亦沾巾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悼蔣升仲承事
- 奈何骨相堪蓑衣,自得此帶逢百罹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還徐叔子犀帶
- 先生行矣扈甘泉,請自此心扶大議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楊似之提舉湖南
- 往往感仁惠,相乳忘彼此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代呼延信夫以筍乞貓於韓子云
- 楚江嗚咽楚云愁,坐對此圖三嘆息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題九歌圖
- 雨晴喚婦卻同飛,須知此物心無機(jī)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聞鵓鴣
- 賜沐山行策最長,游人此日卻相妨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四月上澣日同寮約游西湖十絕
- 卻經(jīng)祠下羅清樽,試歌此詩當(dāng)招魂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釣臺
- 要令石點(diǎn)頭,滔滔那解此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大滌洞留題
- 暫來數(shù)刻有余興,若住此軒何限詩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題南山劉家寺松云軒
- 走筆贈詩君莫笑,從游此是最相於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南湖有鷗成群里閭間云數(shù)十年未嘗見也實(shí)塵中
- 雌蝶雄蜂綴杏枝,此時此意妾心知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香奩體五首
- 為香終日成癡絕,不著此亭如香何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愛香亭
- 相見各挽須,士窮乃如此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送安豐尉丁夢符歸霅川因簡之晦兄弟時寓崇
- 一歲與君三別離,盍簪此去定何時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別曹教授三首
- 獨(dú)慢慢涼宵月,無因宿此中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筠州郡庠山亭
- 神龍肸蠁意已傅,似言此賜非予專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賽龍謠寄陳倅校書兼呈黃堂
- 一棹東來載月歸,宦途此去有光輝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茅監(jiān)
- 寄語鄉(xiāng)邦頭角上,龍門此去會風(fēng)雷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學(xué)門肇開為諸兄弟
- 何妨甘澤尚愆期,我作此詩禱告之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雅去鵲來篇
- 淵明未嘗弦,妙趣豈假此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聽琴
- 獼猴樹上周章走,莫是此曹來動否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訪山中友
- 羊腸百八盤,行路難如此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泛洞庭
- 書生未識玉帳經(jīng),且抱此圖究終始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(fā)·胡料院出示車攻圖仍索俚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