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共許相逢還幾度,詎知此別即千年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邦憲死(朱氏而俠。)
- 匹馬不嘶穿壘過,知君此際氣翩翩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送鄭職方
- 我慚不答竊自慶,大抵此樂皆君恩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憶北山梨花(并序)
- 神女峰前江水深,襄王此地幾沉吟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竹枝詞(九首)
- 龍池初出此龍山,常經此地謁龍顏。 -- 出自唐·姜皎·郊廟歌辭·享龍池樂章·第五章
- 休氣榮光常不散,懸知此地是神仙。 -- 出自唐·裴璀·郊廟歌辭·享龍池樂章·第十章
- 富貴在何時,離別今如此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秋夕
- 新人且莫喜,故人曾如此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效古
- 未達誰不然,達者心思此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下第后屏居長安,書懷寄太原從事
- 今來正嘆陸沉久,見君此畫思前程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觀李瓊處士畫海濤
- 此風引此云兮云不來,此風此云兮何悠哉,與我身心雙裴回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思君吟寄□□生
- 他時代天育萬物,亦以此道安斯民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和李尚書畫射虎圖歌
- 吁余將四十,滿望只如此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祝風三十二韻
- 可中長似承平基,肯將此為閑人吹? -- 出自唐·吳融·贈李長史歌
- 我愛林泉舊時景,常來此處暫相親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三司蔡君謨內翰麞猿蘆雁屏二首
- 白首廟堂終乞去,明年此會定應來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宋次道龍圖閣曝書
- 聞君佐繁昌,臨風悵懷此。 -- 出自唐·李適適·餞許州宋司馬赴任
- 上苑今應雪作花,寧知此地花為雪。 -- 出自唐·盧僎·十月梅花書贈
- 忽從山口渡流水,始知此溪山北來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過三十六洞
- 安得古人似明月,長來此地對金樽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寄題峽州宜都縣古亭
- 我來賞激繞屏下,亦疑此身林中行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獐猿
- 星精會合不可詰,我疑此說終誕虛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七夕
- 咸陽有花遠莫見,豈若此地來須臾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丙午寒食厚卿置酒壓沙寺邀諸君觀梨花獨蘇子
- 于今數千載,廟貌尚留此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祠仙姑回馬上作
- 食蕈由來勝茹芝,十年此味望晴霓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宋周士以新蕈為惠并示佳句依韻和答
- 常時吟客惟我來,共愛此屏微靜翕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題可久上人房素屏
- 蒼茫疑聞地靈泣,為失此石后土貧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和樓志國范君武讀胡尉臨安所獲顏魯公書斷碑
- 百年形影浪自苦,便欲此地安微躬。 -- 出自宋·郭祥正·金山行
- 初辭戎馬邊,紺宇忽如此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過紫巖寺
- 門前古澗流,甘滑無與此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過紫巖寺
- 胡為要隨白雁去,莫起此念僧伽嗔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無著復欲去再作此留之
- 手中一瓣非碌碌,傳語此君驚世俗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竹爐次韻
- 似是馬曹真未會,不喚此君聞妙香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竹爐次韻
- 一飲一石陶靖節,誰言此理可消憂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寄相之并示坰
- 莫道南州居井底,請來此處望川原。 -- 出自宋·劉望之·句
- 酒酣撫檻叫落日,共閔此世真區區。 -- 出自宋·劉望之·龍多仙
- 九畹衰業,東籬落蕊,到此成粗俗。 -- 出自宋·向滈·念奴嬌·霜威凄緊
- 自蒼筠無汗,烏錐無刃,此為至寶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倦尋芳·冰壺秋月
- 風前娟好有余態,未必此花如此詩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廖憲送牡丹用海棠韻復走筆戲和之
- 舉頭見南山,佳處政在此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采菊亭
- 高下樓臺,淺深溪塢,著此香山老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念奴嬌·吳松江畔
- 坐遣將軍捫腹笑,端知此惠有從來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喜雨口號呈陳守伯固十二首
- 回思少年日,失腳幾墮此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謝程帥袁制使
- 梟獍縱橫鳳高引,殄滅此族寧良圖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喜雪六首
- 安得數年閑,與師商榷此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施都正三首
- 一笑破千憂,天幸寧有此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別俞君任通判三首
- 天上黃陳應首肯,授公此柄淑諸人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程帥寄詩見憶次韻四首
- 他日摩肩霄漢上,卻須此室與藏書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游普向十首
- 誰信紅衣萬鈞筆,擬分此派嗣湖州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陳總管坐上贈寫竹妓二首
- 青樓歌酒屬富兒,不意此名君乃荷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寄鄭良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