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在第7個字的詩句
歌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共賞千年圣,長歌四海清。 -- 出自唐·王良會·和武相公中秋夜西蜀錦樓望月得清字
- 吾變愛吾廬,高歌復微吟。 -- 出自宋·李濤·雜詩四首
- 逸駕秋尋寺,長歌醉望云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寄魏郎中
- 寒燭照清夜,笙歌隔蘚墻。 -- 出自唐·左偃·漢宮詞
- 煙冷暮江濱,高歌散誕身。 -- 出自·李中·漁父
- 安得吾宗會,高歌醉一尊。 -- 出自·李中·春晏寄從弟德潤
- 蓑唱牛初牧,漁歌棹正開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常州驛中喜雨
- 始憶花前宴,笙歌醉夕陽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陶使君挽歌二首
- 古縣橫江北,弦歌似武城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歷陽方明府
- 真籙終年秘,空歌偶得聞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筠州談鍊師見寄
- 誰共觀明月,漁歌夜好聽。 -- 出自宋·孟貫·春江送人
- 微臣稽首貢長歌,丹青景化同天和。 -- 出自唐·徐光溥·題黃居寀秋山圖
- 云白寒峰晚,鳥歌春谷晴。 -- 出自宋·廖融·贈天臺逸人
- 雪白寒峰晚,鳥歌春谷晴。 -- 出自宋·廖融·贈天臺逸人
- 邊郡荒涼悲且歌,故園迢遞隔煙波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登郡樓書懷三首
- 邊郡荒涼悲且歌,故園迢遞隔煙波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登郡樓書懷
- 形象思維是詩歌創作的最基本的思維方式,只有運用形象思維,才有可能寫出如見其形,如聞其聲,呼之欲出的詩性藝術特性。 -- 出自宋·周濆·逢鄰女
- 玉樓天半起笙歌,風送宮人笑語和。 -- 出自唐·馬逢·宮詞二首(一作顧況詩)
- 作瑞興周后,登歌美漢皇。 -- 出自唐·王若巖·試越裳貢白雉
- 諷揚弦管,詠美歌謠。 -- 出自唐·海順·三不為篇
- 鳳輦通門靜,雞歌入漏長。 -- 出自唐·子蘭·夜直
- 懷衲線非蠶,助歌聲有鳥。 -- 出自唐·文益·睹木平和尚
- 豈若終貧賤,酣歌本無營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覽古十四首
- 滅景棲遠壑,弦歌對清樽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覽古十四首
- 王子謝時人,笙歌此賓帝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緱山廟
- 外物非我尚,琴歌自優游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榮啟期
- 蓬戶常晏如,弦歌樂天命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原憲
- 回首鄉關路,行歌猶喟然。 -- 出自唐·薛光謙·任閬中下鄉檢田,登艾蕭山北望
- 怕一場醉後,漁歌樵唱,大家拍手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瑞鶴仙 細君壽日
- 鼓茫茫萬里,棹歌聲、響凝空碧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 過黃河
- 新豐旅,彈爾醉歌,也勝毛錐校平側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蘭陵王 賦古劍,用吉善甫韻 圭塘樂府卷一
- 南風吹斷采蓮歌,夜雨新添太液波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宮詞
- 曲肱枕耒耜,長歌至日曛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留別
- 漫醉墨淋漓,狂歌凄晚,和者應無數。 -- 出自元·宋*·摸魚子 至元六年二月望日,登安陸白云樓,
- 客來雖話別,重歌舊曲,不是陽關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滿庭芳 熊元修席上次韻
- 《吳趨》一曲歌未了,蜀魄數聲春又莫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莫春陪周明府過顧將軍祠下立碑
- 別夢游蝴蝶,離歌怨竹枝。 -- 出自元·趙孟*·巫山一段云 松鶴峰
- 夾十里秦淮笙歌市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書夜樂 懷金陵
- 而今林下和樵歌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緱山月 雨夕
- 共漉酒紗帽,放歌瑤瑟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蘭陵王 歲晚憶王彥強而作
- 不訪金釵客,空歌白*衣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南柯子 次韻衛立禮春街蹋月
- 餼稍官曹待,謳歌父老傳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贈別浙省黑黑左丞國寶自常州移鎮徽州三十韻
- 寸舌解重圍,長歌振短衣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丙申八月紀事時自鄉里入吳還華館遂卜隱鴻山
- 魯連海上隱行歌,吳王臺前辭下走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三月十二屬予初度時客舍承朱僉樞攜僚佐見過
- 泥飲悲長夜,高歌憶《大風》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常州分省席上(二首)
- 嘆風埃襤縷,浩歌長鋏。 -- 出自元·馬需庵·滿江紅·雙鬢星星
- 漫具尋山屐,空歌伐木詩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次坦庵韻
- 水楓舊曲,應逐歌塵散。 -- 出自元·趙可·驀山溪 賦崇福荷花,崇福在太原晉溪
- 風生木德自然歌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得道陽
- 怡怡自樂,但詠歌談笑,隨緣銷日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月中仙 返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