槎在第4個字的詩句
槎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我欲乘槎,直窮銀漢,問津深入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·過黃河
- 海上乘槎侶,仙人萼綠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·海上乘槎侶
- 自古客槎來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更漏子 送孫巨源
- 豈知乘槎天女側,獨倚云機看織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
- 君看此槎牙,豈有可移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柏石圖詩
- 試取靈槎,歸路問君平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江神子/江城子
- 海客乘槎上紫氛,星娥罷織一相聞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海客
- 為問乘槎人,滄洲復誰在?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歲暮海上作
- 余是乘槎客,君為失路人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除夜樂城逢張少府
- 橋崩臥槎擁,路險垂藤接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采樵作①
- 萬里通槎漢,千帆下漕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黃河八韻寄呈圣俞
- 燒出空槎腹,人耕廢廟垣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陪府中諸官游城南
- 仙人乘槎凌斗牛,回環十見天星周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黃冕仲寄題順興步云閣
- 海客乘槎渡,仙童馭竹回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餞鄭安陽入蜀
- 玉節星槎下九天,祝融海若讓云煙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廣東提刑林謙之司業
- 便好乘槎犯斗星,斫桂廣寒天上行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劉正卿雙清軒
- 銀漢乘槎領得歸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蒲桃乾
- 斷梗枯槎無泊處,一川寒碧自縈回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偶題
- 蜀郡靈槎轉,豐城寶劍新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星
- 半是乘槎便,全非行路難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顧長
- 便作乘槎客,蕭蕭骨發清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山中泛舟觴客
- 檐下枯槎拂荻梢,山川迤邐費公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木山引水二首
- 得坎浮槎應有命,投林驚鵲且安枝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知郡賈蕃大夫思歸
- 驀過星槎銀漢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西江月·江上桃花流水
- 人遠云槎渺,煙海沈蓬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八聲甘州·記行云夢影
- 人駕梅槎未渡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燭影搖紅·秋入燈花
- 疑泛靈槎上河漢,如從弱水到蓬萊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陪虞使君登岳陽樓
- 必有乘槎人,庶幾能辨此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圣俞詠昌言五物·縛虎圖
- 秋水浮槎客,漂如一葉輕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忝職諫垣日負憂畏緬思云夫處士老兄蕭然物外
- 似泛靈槎出,如迎羽客升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漁塘十六韻(在朱陽縣石巖下,古老云:洛水
- 浪引浮槎依北岸,波分晚日見東山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龍潭(一作僧應物詩)
- 浮海慨槎仙,臨風喚月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湖大醉走筆百韻
- 臥樹擁槎來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和李司錄喜雨詩
- 爭似乘槎隨博望,玉繩光里看山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陳大初畫扇
- 賓至星槎落,仙來月宇空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宴安樂公主宅得空字
- 燒蚌曬槎沫,織蓑依樹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岸貧
- 莫憶乘槎犯漢津,莫憶樓船下石城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鄭彥能求擬江亭詩
- 半是仙槎客,曾隨禹浪雷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試院次韻呈兵部葉員外端禮并呈祠部陳員外元
- 灘漲危槎沒,泉沖怪石崩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歲暮自廣江至新興往復中題峽山寺四首
- 仙魄乘槎去,龍身帶雪來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道上人房老梅
- 豈羨乘槎客,風流載管弦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三門發運辛寺丞赴闕
- 當日乘槎便仙去,故人應罪曲江靈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記建安大水
- 君泛仙槎銀海去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蝶戀花·君泛仙槎銀海去
- 海上回槎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春從天上來·海上回槎
- 暈蘚枯槎半折,影浮波、渴龍倒窺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尾犯·一白受春知
- 蚤晚乘槎問銀漢,呼童多釀酒成缸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種桂
- 萬里海槎一知已,應無遺恨到天涯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紀事二十四首
- 我似乘槎,西渡流沙。 -- 出自·顧隨·行香子 三十初度自壽
- 世難乘槎翁,此意終冥冥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過漢江
- 不用乘槎厲東海,一江星漢擁行舟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江上夜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