榛在第4個字的詩句
榛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嵯峨蔽榛莽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十四
- 獨自披榛尋履跡,最先犯曉過朱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
- 門徑從榛草,無心走馬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畏人
- 翦辟荊榛盡,鉏犁磊塊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蔬圃
- 剡山碧榛榛,剡水日夜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丁中允
- 老圃半榛茨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歸去來兮引/歸去來兮
- 久之風榛寂,遠聞樵聲至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緱氏尉沈興宗置酒南溪留贈
- --劉全白榛蕪掩前跡,苔蘚余舊痕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登峴山觀李左相石尊聯句
- 罥掛叢榛密,披玩孤花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灃上寄幼遐
- 膏腴滿榛蕪,比屋空毀垣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登高望洛城作
- 城郭連榛嶺,鳥雀噪溝叢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重陽
- 正將徐榛,溫州人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徐榛第一百三十四
- 予被執,榛得脫,自惠州來五羊,愿從北行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徐榛第一百三十四
- 君子顧榛莽,興言傷古今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同房侍御山園新亭與邢判官同游
- 豺狼竄榛莽,麋鹿罹艱虞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同群公出獵海上
- 君于荒榛中,尋得古轍行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陳商
- 孔鸞在榛梅,鷦鷯亦一枝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庭堅得邑太和六舅按節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
- 數步荒榛接舊蹊,寒江漠漠草凄凄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孟浩然墓
- 開花荒榛上,不見細蔓身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賦園中所有十首
- 蒼茫荒榛下,毰毸大如斗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野鷹來
- 驚飚獵榛莽,西山匿頹陽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行路難
- 仕道塞榛蕪,低徊避蚖蝮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答杜仲觀登叢臺見寄
- 野釣披榛竹,無人知往來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釣魚有感
- 堆盤老榛栗,托契舊瓜葛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雪窗聯句
- 浩歌步榛樾,棲鳥隨我還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初到陸渾山莊
- 顧我荊榛雖茂,其奈棟材無用,何似八千椿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玉琯屆良月
- 城郭生榛棘。 -- 出自魏晉·王粲·從軍詩
- 大道荊榛萬徑斜,中閒役事最堪嗟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吳竹修慶余免役
- 地僻荊榛秀,人稀魚鳥閑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永寧遣興三首
- 自古荊榛地,豈容鸞鳳巢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葺西齋
- 靜然荒榛間,久之若有悟。 -- 出自唐·包融·阮公嘯臺
- 山頂收榛栗,經秋信莫疏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送安公歸頂山瑞石菴
- 出門步榛薈,微逕不可索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同曼叔游高陽山
- 下馬步榛薈,吊古高陽門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圉城視囿
- 時菊碎榛叢,地僻柴門靜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卜算子·時菊碎榛叢
- 方當剪榛楛,未可榮蘭苕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古詩贈新城王貽上
- 今日荊榛狐兔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昭君怨 牡丹
- 昔委荊榛誰起廢,今增輪奐不為奢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金仙玢上人主講隆壽院
- 初生在榛莽,孤秀豈封殖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采實心竹杖寄贈李萼侍御
- 旋剪荊榛出舊蹊,架巖鑿壁啟幽棲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筑室
- 望外荊榛蔽輞川,我來何必為逃喧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再用韻贈湖塘來上人二首
- 公自披榛上筑城,以公題榜壯圖經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題余公亭
- 手剪荊榛增嘆息,眼中春意滿三湘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訪羅孟弼竹園
- 棲苴寄榛莽,潦痕在菰蒲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又九月十四日登秋風閣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
- 古寺蔽榛甓,破舍余殘僧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從德鄰至鄧城訪魏道輔故屋懷道符
- 胡為雜榛棘,僅與樗櫟偕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金房道間皆蠟梅居人取以為薪周務本戲為蠟梅
- 吾道久榛莽,世途多虎貔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
- 青蠅失榛棘,周道如砥平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賦向宣卿有裕堂堂在伊山桓伊舊隱也
- 自昔披榛扶社稷,幾人衣錦向邱園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四老堂詩
- 荷鋤剃榛蕪,連筒灌桃李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新居用韓昌黎詩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為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