榛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榛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月華三火豈天意,至今茇舍依榛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月華寺(寺鄰岑水場施者皆坑戶也,百年間蓋
- 稱多量少鑒裁密,豈念幽桂遺榛菅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
- 行逢佳處輒嘆息,想見茅屋藏榛菅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焦山
- 寒甚南軒竹半黃,晚抽旱筍雜榛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洗竹
- 傍人笑指高臺處,前年適見荒榛滿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城西集慶園
- 卻思遺跡本安在,原隰處處荒榛藤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題孫莘老墨妙亭
- 師友凋徂心力倦,羽一記亦荊榛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77
- 連年禮部試多士,白羽舍置操榛菅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吳秀才
- 石棱澀不容馬蹄,下馬步入荊榛豀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壽安雜詩十首·壽安雜詩十首·噴玉泉
- 理順面前皆道路,義乖門外是榛荊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感事吟
- 學道平生昧蹊徑,半世端如走榛莽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吳黯赴闕
- 控帶洪流古帝城,欲尋舊事半榛荊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金陵懷古
- 縈紆一徑漸可躡,步踏落葉披榛菅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北原
- 下里數家同井臼,荒山十里半榛蕪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東堂即事
- 冷落疏枝寒草岡,欲攀先怕踏榛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所居有梅一株在堂東荒穢中正月二十六日已謝
- 鳳去臺空歲月更,百年陳跡埽榛荊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鳳皇臺
- 平原蒼莽不知處,忽有細路通榛蕪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圖歌
- 我來秋杪月既望,尚有幽菊埋榛叢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游武夷
- 誰能胸次澆今古,老去蓬茅雜榛莽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酬秦壽之見贈三首
- 璚草隱於深谷兮,層丘蔽以蒼榛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太白遠游
- 肝肺向我每傾輸,我老舊學慚榛蕪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陳學正惠詩酬以長句
- 江上人家煙雨間,意行曾憶犯榛菅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梅花十絕句
- 久負詩壇第一評,肯教棲鳳久榛荊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和蕭應父贈黃子蕓韻
- 天只無私均雨露,地緣強半是榛荊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讀赦書
- 人言此去幾百里,井里蕭索惟榛菅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承甫兄往長陽山從學詩
- 當年祖訥伏於菟,躡屐旋薙荊榛居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出山追術所見
- 考亭西山接伊洛,望庭坦蕩除榛蕪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代壽徐意一參政
- 季倫買笑輕百斛,金谷轉首迷榛荊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荷珠
- 華蓋山高亙南楚,剩產奇材少榛莽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醉樵歌
- 噴云泄霧疑有神,旋呼斤斧誅榛葦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月湖新得浮石巖
- 戍壘兒郎意氣雄,群腰刀斧薄榛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飲興道觀有感五首
- 倏忽還如晉滅吳,六朝宮殿永榛蕪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陳
- 閻公絕藝今無亦,長安落日明榛蕪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題登瀛圖
- 圣人設教若大路,反趨旁徑迷榛菅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留題丹經卷后
- 鄉來小亭橫水滸,雨震風凌日榛莽。 -- 出自宋·釋居簡·白蘋洲新樓曰溪山偉觀
- 百家搜唱互詭怪,決意剪剔隨榛蕪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曹嘉父
- 于樂之性長自賒,世物莫得而榛蕪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上知郡承議
- 歸來廬井有桑梓,拜掃丘墓除榛荊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寄徐宗周兼柬楊煥文阮宗泰
- 明時禮樂遍寰宇,肯使忠魂滯榛莽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謁靖安昭靈廟賦柬袁茂才
- 天地無情日月徂,鳳凰山下久榛蕪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錢塘懷古
- 如何天闕覓好逑,翻成凌亂奔榛丘。 -- 出自明·沈一貫·觀選淑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