椽在第4個字的詩句
椽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終日數椽間,但聞鳥遺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雷州八首
- (近制,以椽燭松明易糝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天字韻答岑巖起
- 銜泥兩椽間,一巢生四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燕詩示劉叟
- 雖有數椽常似客,僅存一肉未成僧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明日復雨排悶
- 臥起數椽屋,嘯歌三畝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記前輩語
- 我卜數椽差不遠,得歸何以報吾君? -- 出自宋·陸游·魯墟礎
- 樺炬如椽點不明,還家潦水與階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中自項里夜至新塘舍舟步歸
- 跨溝數椽最幽翳,漲水及檻雨敗墻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怡齋
- 況乃掄椽杙,其誰辨楩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
- 誰當授椽筆,論德在瓊瑤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英宗皇帝挽辭二首
- 敗屋數椽青繚繞,冷云深處不聞鍾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贈安大師
- 所喜如椽筆,能揮卻日戈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羅永年歸永豊
- 倘有三椽今已去,不關五斗解忘歸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樂先生吳中見寄八首
- 官居數椽間,局促如甕牖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再次韻呈宗偉、溫伯
- 何掾張椽傲,每重德璋親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冬夜宿司空曙野居,因寄酬贈
- 畫燭如椽吐白虹,花枝圍坐紅相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蘇太祝歸石城
- 蕭疏盡椽桷,無復堪作帚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養竹
- 瀟灑數椽屋,旋營花竹坡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題春山李基道小園
- 架上黑椽長褐穩,案頭丹篆小符靈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寄懷華陽道士
- 往丐一椽茅,撫枕得高臥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王承可有招隱黃龍之意
- 未有如椽筆,光容可得陳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欽慈皇后挽詞二首
- 柯山數椽屋,晝夜傾檐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春雨
- 蓬茅數椽屋,何處有清涼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畏暑不出
- 一身萬椽家,一口千倉儲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夢蝗
- 繩樞三椽共,君視猶雕梁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奉寄子高盧兄五十韻
- 一塔數椽崖半腰,工夫蕈草意翛翛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陳伯紀列岫三首
- 向來有椽筆,老去付誰扛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去華主簿侄二首
- 潦后數椽誰樸斬,云間千尺忽青紅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延平湯使君惠雙溪樓記跋以小詩
- 近市三椽屋,斜陽一席門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王履道左丞見訪
- 卜筑幾椽臨水屋,經營數畝傍山園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友人書懷
- 茅屋數椽攜杖舄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漁家傲·巖壑縈回云水窟
- 深夜共椽燭,清朝列戟門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和德美韓吏部筍詩
- 酒所揮椽筆,風前據槁梧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彭景貺
- 繡衣如椽筆,可但江山助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酬林子長運使
- 我袖如椽筆,落紙煙云翔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送羊侯因簡崔帥一首
- 且駕兩椽煙雨里,憑曲檻,浥空濛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江城子·片帆初落甬勾東
- 茅屋三椽,自有一種清虛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新荷葉
- 老屋數椽余,風物自閑暇。 -- 出自宋·陳知柔·天臺游山
- 大屋修椽當日事,拾遺故宅轉蕭騷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感事
- 吹噓賴椽筆,欲謝終忘言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和浙憲同諸公游梅園
- 安得一椽風雨庇,要思服食制頹齡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
- 有竹如椽故可佳,況于竹外隱鷗沙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舒村
- 愿把如椽筆,重歸秉化權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壽宮使余丞相
- 有筆如椽兮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神宗皇帝龍字御漢體書贊
- 誰知筆椽出袈裟,如催犀角抽龍牙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智永千文真草帖贊
- 擬卜三椽,問何處、水回山曲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滿江紅·擬卜三椽
- 幸有三椽茅屋,更小園隨分,秋實春菲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漢宮春·樓觀齊雪
- 屋僅一椽,田姑二頃,剩種花蒔竹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醉蓬萊·是人生好處
- 著我數椽浮翠碧,借公一水漾琉璃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和傅山父小園十詠
- 竹里幾椽茅屋,門前一樹桃花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全州道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