椽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椽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路人但覺驄馬瘦,不知鐵槊大如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雙鳧觀?在葉縣?
- 何事庵中著光祿,枉教閑處筆如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光祿庵二首
- 此生生計愈蕭然,架竹苫茆只數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老學庵壁
- 人間乃有真富貴,遶舍十萬碧玉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贈竹十韻
- 秋高更欲移家去,先葺云門屋數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曾原伯屢勸居城中而仆方欲自梅山入云門今日
- 紫髯將軍曉射虎,嚇殺胡兒箭似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軍中雜歌
- 舜漆食器,畔者十國,不及唐堯,采椽不斫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度關山
- 東路角巾非故約,西州華屋漫修椽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全椒張公有詩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悵然有感
- 虞衡斤斧羅千山,工命采斫棧與椽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雜曲歌辭·行路難三首
- 不要外人來作記,當家自有筆如椽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福帥張子儀尚書禊游堂
- 牒訴繽紛塞甕天,經年癡坐兩三椽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將赴建康出城
- 決去君今身似葉,贈行誰有筆如椽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劉德修少卿避暑惠山,因便寄贈
- 依山筑閣見平川,夜闌箕斗插屋椽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武昌松風閣
- 憐汝起予秋月篇,我衰安得筆如椽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舍弟中秋月
- 欲成古史須咨考,陋巷何因接尺椽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答顏復國博
- 枯榆老柳變精妍,細稍如苗粗如椽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木冰
- 勝概何妨近市廛,紅塵疏處著三椽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題何季涌江亭
- 大廈棟梁置沙莽,肯復顧眄桷與椽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丹霞洞
- 出門并轡至山店,茅屋揭盡余尺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師厚歸南陽會天大風遂宿高陽山寺明日同至
- 疏賤無由撰哀冊,夢中空負筆如椽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先帝登遐圣君嗣位追惟恩顧涕泣成章
- 也知此片好田地,消得堯夫筆似椽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弊居蒙諸公共為成買作詩以謝
- 直須萬里騎黃鵠,俯仰安能在一椽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簡范信中
- 好共溪山結晚緣,竹枝深夜響漁椽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答樊伯撝見拉釣
- 乃令遺材抱美植,不得總載桷與椽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龍興雙樹
- 疇昔追風幸執鞭,詞場好在筆如椽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湯丞相帥會稽
- 小隱藏修人似玉,大書題品筆如椽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寄題武夷橘林小隱
- 焉能跕跕愁墮鳶,一單堅坐三條椽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謝從之以表閭投贈
- 過了威音佛已前,向虛空里架榱椽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古堂
- 子云終須守一廛,誅茅結屋才數椽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寄題環翠樓
- 浪跡人間狀似顛,草書壁上筆如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羅湖八首
- 朝領諸儒上木天,夕同野老話茅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丁未春五首
- 歸蔥嶺路止只履,訪草庵基無一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辟支巖
- 絕憐雪瀑飛千丈,頗欲陰崖結數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兩紫薇共游黃檗韻
- 原頭宰木蒼如此,才見山庵葺數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中{左山右尋}先塋
- 坐看碧落飛金鏡,遙想黃樓運筆椽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丙辰七兄有詩及人月分圓己未彼此服藥未能夜
- 月兔湘筠巧製全,何人大手稱如椽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筆
- 耒陽郴口今吾在,誰與誅茅屋數椽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和答還卷
- 明堂一柱已扶顛,下詔猶求梠與椽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張千里以詩送邰侄銓試用其韻
- 兩淮極目草芊芊,野渡灰余屋數椽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中郎去后人難繼,漫詫柯亭富笛椽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張進彥見寄二首
- 一代春秋付托顓,龍門太史筆如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寄宋景濂
- 忽如蟬蛻不復見,雨壞茅齋八九椽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傷賈老
- 欲紀哀榮付豐石,諸儒當有筆如椽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太碩人臧氏挽章二首
- 何用生花曾入夢,豈須大筆要如椽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無兔而用雞毛無直干而用粗竹坐是二者故封川
- 故老風流寒似鐵,月卿英妙筆如椽。 -- 出自宋·曾惇·次謝景思韻
- 夫君自合代王言,暫寓空齋作九椽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許守野亭登眺
- 雪中送炭從來事,況爾羈躬覓蠹椽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覓蠹椽
- 安得東歸奉香火,晏坐終老甘三椽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韻雷知院觀音詩因敘家中銅像之詳
- 壯士不甘弓掛壁,病翁猶有筆如椽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頔上人索春間詩軸以臂疼未能錄去姑以偈語展
- 故園未卜西歸日,遇好溪山且數椽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元正書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