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在第7個字的詩句
梅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新春入舊年,綻梅萼、一枝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慶金枝
- 金鼎和羹正待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頭盞曲
- 曉窗明,庭外寒梅向殘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?馬索
- 紫蕨老堪食,青梅酸不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與諸弟及李少府訪廣教文鑒師
- 臘月冒寒開,楚梅猶不奈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普公賦東園十題其十山茶
- 綠草旋抽心,青梅猶帶萼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暮春過洪氏汝曲小園
- 野水微波綠,江梅嫩蕊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希深立春後祀風伯雨師畢過午橋莊
- 笑杏少清香,鄙梅多俗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張圣民席上賦紅梅
- 拔筍芽先出,欺梅蕊自凋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詩一首
- 為愛消梅勝早梅,數枝先發日徘徊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東軒消海初開勸客酒二首
- 一年一度見雙梅,能見雙梅幾度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東軒黃紅二梅正開坐上書呈友人
- 小園雖有四般梅,不似江南迎臘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宋都官乞梅
- 枇杷橘栗桃李梅。 -- 出自漢·劉徹·柏梁詩
- 紅上花梢,風傳梅信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踏莎行·紅上花梢
- 江月深留雪,山梅探借春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湖上晚歸寄詩友
- 頓有亭前玉色梅,情知不肯破寒開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酬王立之二首
- 竹雨深宜晚,江梅半欲開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和王子安至日三首
- 舊鬢千絲白,新梅百葉黃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黃梅五首
- 門鎖黃昏,月浸梅花冷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點絳唇·離緒千重
- 寄語行人知否,梅花得似人香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朝中措·別來無事不思量
- 春色烘衣暖,宮梅破鼻香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南歌子·春色烘衣暖
- 好是斗頭兒坐,梅煙炷、返魂香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霜天曉角·合兒幽靜處
- 蕓香虛辟蠹,鞠梅工兩蛙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演雅
- 天竹靜逾媚,溪梅初有香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丹山酒邊
- 柳邊桃杏竹邊梅,盡是先生手自栽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云西已矣江東漕司繡春園柱閒詩尚存因次韻以
- 田水頗勝師,寺梅若可妻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游雪竇山
- 浪仙瘦句,和靖梅妻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Edward Fitzgerald英譯波斯酃醅雅(Rub ai
- 御園猶自有逋梅,約束游人莫肯開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延祥觀
- 拗柳亭皋晚,攀梅嶺路長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四舅朱掾赴英州
- 雨麥渾漫壟,風梅已退妝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絕句
- 小小園林點點梅,如今綽約為誰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冬日懷竟陵管氏梅橋四首
- 過雁低薄屋,高梅飄度墻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雨中五首
- 風光先著竹間梅,和氣應從九地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立春三首
- 嚴城吹笛思寒梅,二月冰河一半開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和大夫邊春呈長安親故
- 南村晴雪北村梅,樹里茅檐曉盡開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元日田家
- 千門曙色鎖寒梅,五夜疏鐘曉箭催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元日樓前觀仗
- 行遍江村未有梅,一花忽向暖枝開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舍外早梅
- 折得嶺頭如玉梅,對花那得欠清杯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戲大光送酒
- 風雪集歲暮,江梅開不遲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江梅
- 水北煙寒雪似梅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浣溪沙
- 越溪微霰灑寒梅,家近嚴陵古釣臺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與客啟明
- 只疑標韻是江梅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南柯子/南歌子
- 竹里疏枝總是梅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一翦梅·竹里疏枝總是梅
- 十日春晴未放梅,籃輿端為看山來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與蘇訓直約游招隱寺
- 照人燭淚,照人梅發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憶秦娥·燒燈節
- 造就一枝清絕,梅與雪、怎分別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霜天曉角·朝來微雪
- 春小小,春小小,梅漸著些些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法駕導引
- 淡淡胭脂淺著梅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攤破浣溪沙/山花子
- 一曲尊前,真個梅花早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蝶戀花·簾幕聞聲歌已妙
- 廉織小雨久於梅,喜得晴新亦快哉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同郭殿帥游鳳山寺探桃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