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在第6個字的詩句
梅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素花一色如梅嶺,碎玉無聲欠竹樓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蕭參議雪中宴客朱僉判有詩因次韻
- 東風不解著梅柳,翻作六出欺春妍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次韻答簡簿
- 天明忽暗釀梅雨,風暖又寒催麥秋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江上為韓毅伯訪得便舟
- 東風二月初,梅花照溪津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魏倅
- 門楣大字扁梅隱,要與梅兄同歲寒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張德夫園亭八詠·梅隱
- 蘭野凝香管,梅洲動翠篙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述夢詩四十韻
- 帆卷江初夜,梅生洞少寒。 -- 出自唐·厲玄·送顧非熊及第歸茅山
- 雨雪連天遠,梅花落月低。 -- 出自唐·潘緯·冬夜奉懷從兄汝和時在江西
- 他時詎有鹽梅味,今日猶疑腹背毛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贈友弟
- 北風吹雨黃梅落,西日過湖青草深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連
- 筍抽通舊竹,梅落立閑枝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夏日即事
- 莫忘分襟處,梅花撲酒尊。 -- 出自唐·唐求·送友人歸邛州
- 王君結廬在梅境,日與梅兄相追陪。 -- 出自宋·李濤·題旴江王章甫梅境
- 朱云折檻去,梅福棄官歸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詠史
- 柳映靈和折,梅依大庾飄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高舍人使嶺南
- 棕徑新苞拆,梅籬故葉壅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寄題廬山二林寺
- 向百花頭上,梅花開了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瑞鶴仙 弟李經略生朝
- 古瓶清雅,寒梅疏瘦,昨雨忽紛紛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太常引·小齋瀟灑頗宜貧
- 公不飲、孤負梅花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望月婆羅門引 偕王仁甫左丞、賈伯堅左司,
- 溪橋誰共探梅行。 -- 出自元·宋*·浣溪沙 冬日喜晴
- 野燒回青,溪梅褪粉。 -- 出自元·宋*·踏莎行 早春景陵道中,兼旬陰晦
- 東風吹醒老梅枝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一翦梅·東風吹醒老梅枝
- 夢繞寒谷,小梅應綻也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齊天樂 戊戌冬初,領省檄,會無錫州將李正
- 柰暗愁、忽到梅邊,夜半粉香熏醒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東風第一枝 春來兼旬,寒氣不減。舊臘正月
- 伯鸞吾所慕,梅李況魚肥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丙申八月紀事時自鄉里入吳還華館遂卜隱鴻山
- 踏雪橋邊,訪梅溪曲。 -- 出自元·汪斌·踏莎行 雪晴縱步
- 一枝開、五葉梅花。 -- 出自元·明本·行香子·不愛嬌奢
- 修竹林邊,寒梅樹底,準擬全家住。 -- 出自元·王庭筠·大江東去 癸巳暮冬小雪,家集作
- 笛聲散盡寒梅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西江月·堪嘆日時更改
- 臘正風交,瓊梅初綻,水寒冰潔嚴涼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滿庭芳·臘正風交
- 江路閑游,見梅芳姿,水邊將發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花心動·江路閑游
- 揩汗殘妝,咀梅顰黛,楚腰如束。 -- 出自元·楊弘道·沁園春 佳人
- 簿案盡叢雜,梅竹復參差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水調歌頭 喜雪
- 古銅瓶子蠟梅花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浣溪沙 元夕前一日,大雪始霽,子京敬甫兩
- 便歸來、說似梅花,清尊細倒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宴清都 餞提控令史林君瑞
- 但掀篷、數尺梅花,人跡鳥飛俱絕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·十載燕山
- 正杏蕾包紅,梅花謝白,楊柳回青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木蘭花慢 壽碭山蔣令
- 雪香飛盡江梅,上林桃李寒猶*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水龍吟 戊午春詠杏花
- 小橋流水,殘梅剩雪,清似西湖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人月圓 三衢道中有懷會稽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
- 瑞芝峰下楊梅塢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秦樓月 即憶秦娥 北曲聊樂府后集蘇堤漁唱
- 陶潛有故居,梅福亦終隱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送陳德遠吏部
- 馬上迎寒色,梅花歷幾村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柯嶼訪陳惟秦宅
- 引春文石徑,梅氣自生寒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始春初堂望鐘山余雪
- 雨肥渴動羹梅興,風暖香傳餅麥鮮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初夏
- 云為今夜雪,梅發去年株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李景文移居
- 江南先得暖,梅蕊已先開。 -- 出自宋·汪洙·神童詩
- 江春南國兼梅落,塞臘西山向竹殘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和朱玄進士對雪
- 坐弄胡笳月,梅花隴水清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少年行
- 詩心一點寒梅血,獨吊重霄萬古靈。 -- 出自當代·現代無名·天安門詩抄
- 蓮小才承步,梅新競試妝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宣曲二十二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