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在第6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梅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瘦藤忽夢(mèng)尋梅去,裊裊寒溪獨(dú)木橋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除夕和唐人張繼張佑即事四絕句
- 分明調(diào)鼎味,梅熟雨垂垂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壽李悅齋五首和三勞使尹使君韻
- 忍心寬作青梅約,眩眼俄驚丹荔燃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江漲有感
- 寂寞丹心耿梅月,挑燈頻問夜如何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聞韓正倫檢正掛冠感嘆故交悵然久之偶成三首
- 渰歷三家市,梅垂萬(wàn)顆酸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楊梅
- 間穿綠樹尋梅子,斜日籠明。 -- 出自宋·朱藻·采桑子·障泥油壁人歸後
- 儻能念寒畯,梅市得春溫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送林師道似之赴寧都尉二首
- 連花折得青梅子,怕觸心酸不敢賞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古斷腸曲三十首
- 待喚醒、早春梅友。 -- 出自宋·馮取洽·賀新郎·句里思黃九
- 煙霞竹石松梅。 -- 出自宋·馮取洽·沁園春·一雨霈然
- 雙溪約玉林梅。 -- 出自宋·馮取洽·沁園春·舉世紛紛
- 何妨傍竹依梅。 -- 出自宋·馮取洽·沁園春·問訊柳溪
- 尊前一笑,問梅花消息,幾枝開遍。 -- 出自宋·趙以夫·念奴嬌·尊前一笑
- 金鼎調(diào)羹也,梅子黃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趙以夫·燕春臺(tái)·繡地殘英
- 角聲吹斷老梅月,橋影壓翻寒葦秋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次韻金陵趙民曹水閣即事
- 算巡檐、索共梅花笑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孤鸞·塞鴻來早
- 元戎隊(duì),畫角梅花緩引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安慶摸/摸魚兒
- 一室冷如冰,梅花相對(duì)清。 -- 出自宋·宋自遜·一室
- 艷菊留金,早梅催粉,趁得瑤池會(huì)。 -- 出自宋·劉子寰·醉蓬萊·正花深繡閣
- 人已去,年年梅放,怨懷誰(shuí)托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滿江紅·猶記長(zhǎng)安
- 封條正恐觀梅錯(cuò),漬谷猶疑學(xué)稼疎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十一二用喜雪韻四首
- 我聞敬巖下,梅英照清淺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小酌敬巖梅下和立齋韻
- 萬(wàn)物正搖落,梅花獨(dú)可人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題梅
- 庭前梅粲粲,梅下石確確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和敬巖韻迓其歸
- 持以壽公者,梅萼半清修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(diào)歌頭·三蜀最佳處
- 欠開樽細(xì)挹,梅花標(biāo)格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滿江紅·推枕聞雞
- 蕨長(zhǎng)竹將筍,梅殘李始花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自和
- 昔從桂嶺訪梅去,今自荊江載月回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陳次賈歸以二詩(shī)言別和韻送之
- 柳凋懷故老,梅小類新朋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淡滄陳校勘以稿求答之
- 槐暑常臨午,梅霖不待壬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桂林即事
- 甫能鋤月種梅歸,竹外欣聞客扣扉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丙午冬徐衍道見訪於可齋
- 桃放紅凝臉,梅飄粉褪腮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過永州道間
- 松老傲前嶺,梅疏臥淺溪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宿中洞
- 春事已十一,梅花才兩三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宿梅下
- 嫩晴簾箔玉梅飛。 -- 出自宋·趙崇嶓·南柯子/南歌子
- 黛柳長(zhǎng)青,官梅穩(wěn)襯,鏡里春明媚。 -- 出自宋·周申·壺中天/念奴嬌
- 吳地名高誦梅福,漢廷語(yǔ)吉趣朱游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餞盧威仲
- 傷心處,笑寒梅冷落,血淚淋漓。 -- 出自宋·國(guó)學(xué)生·沁園春·三學(xué)上書
- 金球斜?雪梅枝。 -- 出自宋·許棐·畫堂春·一綃香暖看燈衣
- 近小陽(yáng)春,為梅也合,遲遲鞭影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水龍吟·驛飛穩(wěn)駕高秋
- 慣松逕穿云,梅村踏雪,朗笑自來去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摸魚兒·敞茅堂
- 征輿六月度梅關(guān),大地清涼樹影班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雪封寺二首
- 竹才生便直,梅到死猶香。 -- 出自宋·潘牥·句
- 松應(yīng)添歲壽,梅尚隔年花。 -- 出自宋·潘牥·元日登九山
- 自是神仙客,梅花亦讓青。 -- 出自宋·王諶·次韻謝惠山村送水仙
- 水國(guó)霜天冷,梅庭夜月清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酬山月江與投贈(zèng)
- 石定今猶在,梅梁事莫窮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禹廟
- 槐陰風(fēng)轉(zhuǎn)夏,梅子雨留寒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白霅和石山
- 津橋小盤薄,梅有數(shù)枝橫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出郊
- 冷落杯盤薦梅子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夜游宮·一葉飄然下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