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在第3個字的詩句
梅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兩日梅開,先占陽春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上陽春/驀山溪
- 已著梅梢第一枝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千春詞·瞿嶺云齊
- 信早梅、偏占陽和,向日暖臨溪,一枝先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望梅·小寒時節(jié)
- 相對梅花傾壽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小木蘭花/木蘭花
- 君家梅溪上,但見梅花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吳正仲求紅梅接頭
- 熟時梅杏小,獨飲效淵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臘酒
- 勉哉梅夫子,塞者終自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冬夕會飲聯(lián)句
- 方看梅柳春,共別川河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發(fā)陶莊卻寄刁經(jīng)臣裴如晦
- 梅鹵間,染姜奉盤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籬上牽牛花
- 風卷梅花去,愁從柳塞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聞角
- 思寄梅枝香,遠隔蘭溪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胡武平懷京下游好
- 西漢梅子真,去為吳市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書竄
- 江南梅花發(fā),身與越烏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李灝秀才南歸
- 南土梅已黃,北人舟競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宗望罷宣城尉歸京
- 南庭梅花如杏花,東家殘朱涂頰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紅梅篇
- 細雨梅初熟,輕寒麥已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錢駕部知邛州
- 楚郊梅萼未,垅麥已多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臘日
- 霏霏梅雨灑船窗,綠荇參差早稻黃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秘閣裴都監(jiān)奉使兩浙
- 空江梅雨添幽郁,古縣槐花鏁寂寥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官舍書懷呈郡守
- 回見梅含雪,歸逢橘飽霜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臨清楊可主簿入蜀
- 數(shù)點梅花天地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梅花詩
- 春早梅花正爛開,生平不飲亦銜杯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同諸友城南張園賞梅十首
- 五嶺梅花迎臘開,三川正月賞寒梅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春游五首
- 痛憶梅開易得殘,既殘憔悴不堪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任比部憶梅
- 為江梅腸斷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洞仙歌·年年青眼
- 歡喜梅梢上春信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感皇恩·終歲憶春回
- 不見梅花來已暮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惜分飛·山水光中清無暑
- 謾追梅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引駕行·梅梢瓊綻
- 一枝梅最好,至今憶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歸田樂
- 邇來梅山恃險阻,黃茅竹箭霪霧雨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開梅山
- 欲知梅山開,誰施神禹斧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開梅山
- 想見梅黃飛雨里,前旌已在百花潭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送王端材以宣諭屬官入川
- 臘前梅蕊未斜橫,至后醅香試滿觥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冬至后雪夜
- 若使梅花知我時,料得花須瘦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卜算子·繡幕罩梅花
- 絕勝梅萼嫁冰霜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鷓鴣天·洗盡鉛華不著妝
- 好隨梅蕊妝宮額,肯似桃花誤阮郎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鷓鴣天·鏤玉裁瓊學靚妝
- 手種梅花三四株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鷓鴣天·手種梅花三四株
- 淚和梅雨兩潸潸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浣溪沙
- 憶為梅花醉不醒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浣溪沙
- 官路梅花瘦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點絳唇·密雨隨風
- 開盡梅花,雪殘庭戶春來早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點絳唇·開盡梅花
- 清浸梅梢粉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點絳唇·瓦濕鴛鴦
- 那更梅花褪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點絳唇·云霽山橫
- 應是梅花爛熳時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減字木蘭花·半窗斜月
- 風動梅梢玉斗寒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南鄉(xiāng)子·月轉(zhuǎn)水晶盤
- 又被梅縈絆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探春令·樓頭月滿
- 月飛梅影上簾櫳,標致風流嬌雅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御街行·香熏斗帳相逢乍
- 與江梅、爭相先後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惜奴嬌·洛浦嬌魂
- 直到梅花飛過也,桃李春風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浪淘沙·有約泛溪篷
- 歸來梅竹窗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糖多令/唐多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