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在第3個字的詩句
梅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羞得梅無顏色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謁金門·云障日
- 隴頭梅半吐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東坡引·隴頭梅半吐
- 綠團梅子未成黃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浣溪沙
- 人似梅花瘦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點絳唇·璧月香風
- 認殘梅、吹散畫角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瑞鶴仙·陡寒生翠幕
- 賦探梅芳信,翻曲新謳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望海潮·蒼山煙澹
- 惜別梅花雨,來歸荔子秋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叔易自三歸吳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
- 雪中梅艷風前竹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菩薩蠻·雪中梅艷風前竹
- 擬向梅花道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點絳唇·山水鄉中
- 蘭畦梅逕香云繞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虞美人·蘭畦梅逕香云繞
- 書來梅子定嘗新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虞美人·蘭畦梅逕香云繞
- 多在梅梢柳上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清平樂·悠悠漾漾
- 雪綴梅花肌膚愜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秦樓月/憶秦娥
- 雨細梅黃,去年雙燕還歸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新荷葉
- 報疏梅動意,春前呼得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看花回·愛日
- 誰念梅花冷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點絳唇·雪霽寒輕
- 多定梅魂才返,香瘢半掐秋痕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朝中措·彩繩朱乘駕濤云
- 淺寒梅未綻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三姝媚
- 暗驚梅蕊風前度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菩薩蠻·寶薰拂拂濃如霧
- 短墻梅粉香初透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虞美人·短墻梅粉香初透
- 種溪梅、千株縞夜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龍吟 余始年二十馀,歲在丁未,與故人東
- 會趁梅橫月,同典錦宮裘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調歌頭 仆以戊申之秋,始識吾季沾兄於燕
- 月邊梅,湖底石,入新詩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調歌頭 送陳詠之歸鎮陽
- 數點梅橫竹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點絳唇 同浩然賞崔白梅竹圖
- 重作梅花上元約,醉歸星斗聚壺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瑞鷓鴣 是日以事不克往,復用韻
- 庭下梅花開盡也,春痕已到江邊柳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滿江紅 新春用遁庵兄韻
- 雨散梅魂,風醒草夢,還見春回鄉井。 -- 出自元·錢霖·臺城路 次邵復孺韻
- 江上梅花鐵石心,江南腸斷越人吟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吳詠十章用韻復正宗架閣
- 要與梅花仲叔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清平樂·水仙裝束
- 遠壽梅軒歸北固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木蘭花 劉子善得常德壽梅圖持歸鎮江壽?
- 準在梅花后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菩薩蠻 贈雁
- 只欠梅花,欠沙鳥,欠漁船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行香子 山水便面 案此首花草粹編卷七誤作劉
- 只恐梅花,瘦倚夜寒誰暖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陌上花 使歸閩浙,歲暮有懷
- 只怕梅花,無人看管瘦如削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齊天樂 臨川夜飲滏陽李輔之寓所
- 欲問梅花上苑遲,坐中南客重相思。 -- 出自明·李攀龍·署中有憶江南梅花者因以為賦
- 人家梅雨色,衣袖麥秋寒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懷柔道中
- 萬點梅花瀟席寒,夜半空山扣哀玉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鐵笛歌(有序)
- 卻從梅月橫三弄,細攪松風炧一燈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某伯子惠虎丘茗謝之
- 獨有梅邊易消滅,也應和氣近蓬萊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雪
- 使者梅花春后折,王孫芳草夢中歸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送路季璉問聘河東時東駕出師太原
- 一樹梅花小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玉連環影 為夏丐尊題小梅花屋圖
- 雨濯梅林潤,風清麥野涼。 -- 出自唐·徐堅·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
- 柳色梅芳何處所,風前雪里覓芳菲。 -- 出自唐·劉憲·奉和立春日內出彩花樹應制(一作人日大明宮
- 繞砌梅堪折,當軒樹未攀。 -- 出自唐·袁暉·正月閨情
- 竹里梅花相并枝,梅花正發竹枝垂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竹里梅
- 額點梅花樣,心通棘刺情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個人三十韻
- 固教梅忍落,體與杏藏嬌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春寒
- 柳眉梅額倩妝新,笑脫袈裟得舊身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還俗尼(本是歌妓)
- 曉憶梅花誰為折,從來不許下瑤墀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立春內中帖子詞·夫人閣
- 寒盡梅猶白,風遲柳未黃。 -- 出自唐·宗楚客·正月晦日侍宴浐水應制賦得長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