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在第3個字的詩句
梅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過了梅花,縱有春風,不如早還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·過了梅花
- 妖韶梅老自馀態(tài),滋味韓休薄大羹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余子美即事二首
- 曹范梅峰下,安輿晉水傍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挽歐陽夫人許氏二首
- 柳絮梅花處處春。 -- 出自宋·康與之·丑奴兒令/采桑子
- 破雪梅初動,南枝更北枝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張守梅詩
- 一弄梅飛雪,華年鬢亦凋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聞笛
- 一樹梅開早,清香襲客衣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一樹
- 面面梅花,蘭檻十分清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江城子·小山初筑自天成
- 窗影梅花月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菩薩蠻·翠樓十二闌干曲
- 不似梅妝瘦減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水龍吟·蕩紅流水無聲
- 未成梅雨,先做麥寒輕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相思引
- 柳岸梅溪春又生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浣溪沙
- 柳顰梅慘空回首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蝶戀花·寒卸園林春已透
- 春淺梅紅小,山寒嵐翠薄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南歌子·春淺梅紅小
- 幾枝梅花放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長相思·樹槎牙
- 雪壓梅梢,金裊柳絲輕斂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傳言玉女·雪壓梅梢
- 憐它梅柳,乍忍俊天街酥雨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東風第一枝·草腳愁蘇
- 舊時梅萼新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阮郎歸·舊時明月舊時身
- 兩袖梅風,謝橋邊、岸痕猶帶陰雪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萬年歡 春思
- 人若梅嬌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換巢鸞鳳·人若梅嬌
- 心共梅花冷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桃源憶故人·雙鴛蹙月天津近
- 誰寫梅溪字字香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一翦梅·誰寫梅溪字字香
- 江路梅愁,灞陵人老,又騎驢去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龍吟曲/水龍吟
- 多在梅邊竹上。 -- 出自宋·孫道絢·清平樂·悠悠揚揚
- 閑卻梅花一曲琴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長相思·吳山深
- 欲寄梅花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一翦梅·十年愁眼淚巴巴
- 莫寄梅花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一翦梅·十年愁眼淚巴巴
- 休被梅花爭白,好夸奇斗巧,早遍瓊枝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聲聲慢·風聲從臾
- 殘萼梅酸,新溝水綠,初晴節(jié)序暄妍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高陽臺·殘萼梅酸
- 步拾梅英,點綴宮妝面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蝶戀花·春入花梢紅欲半
- 竹外梅花,檀心玉頰春初透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點絳唇·竹外梅花
- 半挽梅花半柳枝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減字木蘭花·彩幡金勝
- 嗅認梅花孰是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減字木蘭花·詩成呵手
- 只許梅花稱獨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減字木蘭花·玉奴招手
- 舞罷梅英飛入盞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減字木蘭花·仙姿凝遠
- 照坐梅花清更好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減字木蘭花·金尊頻倒
- 斜插梅花仍斗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漁家傲·巖電晶熒君未老
- 來看梅花應夢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西江月·雪後千林尚凍
- 春入梅花助獻酬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南鄉(xiāng)子·遺愛滿南州
- 欲著梅花又卻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南鄉(xiāng)子·出戶繡簾垂
- 笑比梅花鸞鑒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謁金門·春睡起
- 不見梅花寒蘸影,野桃山杏自娉婷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
- 何處梅梢點白,弄橫斜疏影,竹外溪邊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漢宮春·歡動江城
- 春到梅梢日自和,動人芳氣不須多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東坡梅花十絕
- 邂逅梅夫子,清談得致勤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日游南汰二首
- 山嶺梅花迎客笑,路傍松蓋與云齊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沙窩道中
- 莊周梅福此其流,吏隱之名可無愧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沈楊輔隱軒詩
- 臘近梅爭白,冬溫柳漸黃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沈次韓歷陽歸來見寄
- 只有梅同調(diào)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清平樂·爭妍占早
- 念寒梅映水,勻妝弄粉,與誰爭好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水龍吟·晚來側(cè)側(cè)清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