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梅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夜雨初添石渠水,東風先入道山梅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戊申元日立春題道山堂前梅花
- 忽然燈下數枝影,喚作窗間一樹梅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懷古堂前小梅漸開四首
- 處分新霜且留菊,辟差寒日早開梅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晚興
- 此日臨風飄羽衛,他年嘉約指鹽梅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贈毛仙翁
- 不能落后爭飛絮,故欲迎前賽早梅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游苑遇雪應制
- 病起眼前俱不喜,可人唯有一枝梅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冬日梅窗書事四首 其三
- 郭裹人家拜掃回,新開醪酒薦青梅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四時田園雜興十二絕
- 掃空積雪翻成雨,收盡殘燈未見梅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元夕后連陰
- 謝客門闌風動竹,惜春時節雨肥梅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午窗遣興,家人謀過石湖
- 小童卻怕溪橋滑,明日先生合探梅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除夜前二日夜雨
- 臥鴨池頭小苑開,暄風吹盡北枝梅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浣溪沙
- 脫衣命仆洗塵埃,籬落人家未見梅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出北關二里
- 淮口值春偏悵望,數株臨水是寒梅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壽陽罷郡日,有詩十首,與追懷不殊,今編于
- 雒陽城見梅迎雪,魚口橋逢雪送梅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江南暮春寄家
- 城南名士遣春來,三月乃見臘前梅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出禮部試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種皆妙絕戲答三首
- 歸去汴橋三鼓月,相思梁苑一枝梅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清虛
- 新春江上使星回,不為離人寄早梅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飲南禪梅下戲題
- 石坳為尊酌花鳥,自許作鼎調鹽梅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子瞻武昌西山
- 扁舟亂流入樊口,山雨未止淫黃梅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與鄧圣求承旨同直翰苑懷武昌西山舊
- 誰為繞池先種竹,可憐當砌已栽梅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卜居
- 祈年粗有樽中桂,寄遠仍持嶺上梅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適元日并示曹煥二首
- 後圃荼縻手自栽,清於芍藥釅於梅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王晉卿都尉荼醾二絕句
- 風流似欲傳諸謝,格律猶應學老梅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薦推官見寄
- 春風欲擅秋風巧,催出幽蘭繼落梅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幽蘭花
- 茅屋未完先鑿沼,竹林成后想宜梅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定民宣德
- 詩就滴消盤上蠟,信來飄盡嶺頭梅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鞏見寄
- 訪衡山之頂,雪鴻渺渺,湘江之上,梅竹娟娟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沁園春·訪衡山之頂
- 指揮壯士馳驍騎,管領衰翁吊古梅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游云溪與郡宴用太守韻即事二首
- 秋風吹老東籬菊,春信攙開北嶺梅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杜仲高相遇約李尉
- 荒苔叢蓧路縈回,繞澗新栽百樹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九里山中 其一
- 玉堂早報消息好,天子又喚調鹽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墨梅送宋太守之山東運使
- 天北天南問音信,故人何處寄寒梅? -- 出自元·王冕·立春日
- 計我歲寒為伴侶,屋頭更著幾株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太平興國寺鎖翠軒
- 荒苔叢筿路縈回,繞澗新栽百樹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梅花屋
- 數年閑作園林主,未有新詩到小梅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又詠小梅
- 三年一尉湖東住,誰識神仙本姓梅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又和病起
- 菊花秋開只一種,意遠不隨桃與梅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菊花
- 空山過臘猶藏雪,野岸先春已放梅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寄顧子敦
- 宜風直到東西部,仗節遙臨大小梅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厚卿子中使高麗
- 臘在未消盈尺雪,春歸先放一枝梅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和孫少述侯職方同燕席
- 翩翻飛舞布田垓,似絮還疑玉蕊梅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雪詩賡曹文壽韻
- 甲第朱門久不開,春風潛入發江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子華游君貺園
- 小桃似喜相君來,爭發新花繼落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子華游君貺園
- 強取酒卮池翠柏,懶開粽葉覓楊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子淵除夜
- 媚臉已非朱淡粉,香紅全勝雪籠梅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望江南/憶江南
- 睢社朝京非遠,正和羹、民口渴鹽梅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喜朝天/踏莎行
- 轉風灣底曾回燭,新婦灘前一詠梅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始興舟中
- 諱學金陵猶有說,竟將何罪廢歐梅?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論詩三十首
- 銅儀一夜變葭灰,暖律還吹嶺上梅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銅儀
- 杜陵歸客正裴回,玉笛誰家叫落梅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章江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