桐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桐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落月半庭人未起,好風搖動碧桐枝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曉涼
- 寸碧亭亭還綠繞,知音不待爨桐焦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和張憲登烏尤山
- 我亦茅檐自鉆燧,煨鍼燒艾檢桐人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寒食
- 古木森森覆墓亭,大農祠在古桐城。 -- 出自宋·劉燾·題朱邑墓
- 公獨高培一阡土,想應地恨入桐山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悼潘權仲
- 但向棠陰增蔽芾,桐鄉今卻在桐廬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朱季公倅嚴陵
- 疾惡政緣同伯厚,愛民何止一桐鄉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送朱宰
- 兩道蒼松列翠幢,雨來渾似度桐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鵝湖道中二首
- 犬吠人行都不問,杉籬空掩刺桐花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祁門道中即事
- 客里不知春去盡,滿山風雨落桐花。 -- 出自宋·林表民·新昌道中
- 傍沼茅亭楊柳綠,倚崖草閣梧桐翠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滿江紅·午轉槐陰
- 雁聲半夜西風惡,窗前一片梧桐落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有所思
- 萬靈昭灼會分雨,須使愛之若桐梓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回陸主簿賀生日詩
- 燕子不歸春漸老,東風開盡刺桐花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有感
- 回首層樓歸去懶,早新月、掛梧桐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糖多令/唐多令 秋暮有感
- 桃李競隨春腳去,僅留遺愛在桐花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送謝刑部使君赴召
- 不勘圖經認地名,亦知此去近桐城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遠將歸
- 滿院綠苔春色靜,冥冥細雨落桐花。 -- 出自宋·曹邍·午窗
- 自有人心香火在,不消畏壘與桐鄉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疊山到山陽郡學四詩
- 最愛小兒騎竹馬,也隨迓吏過桐廬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送郭君賢使君赴建德任
- 未必鐘期曠千載,興來一再撫桐孫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仲退示芳洲半居律詩三首并示和章次韻芳洲一
- 今夜故人來不來,教人立盡梧桐影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梧桐影·落日斜
- 草履蒲團山意存,坐看庭木長桐孫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贈神遘上人
- 閑伴白云收桂子,每尋流水劚桐孫。 -- 出自唐·翁洮·和方干題李頻莊
- 歸日捧持明月寶,去時期刻刺桐花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春末送陳先輩之清源
- 玉京人去秋蕭索,畫檐鵲起梧桐落。 -- 出自唐·盧絳·夢白衣婦人歌詞
- 道旁多棄夜光璧,爨下誰惜絲桐材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和顧仲瑛金粟冢燕集
- 老至十分詩思減,膝間閑理絲桐。 -- 出自元·善住·臨江仙 春暮
- 一抹生紅畫杏腮,半園沈綠鎖桐材。 -- 出自宋·錢昭度·野墅夏晚
- 東湖一箭落雙鵰,鳳棲不在梧桐樹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偈頌二十五首
- 大可載太乙真人之臥,高可蓋桐江神女之歸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荷葉
- 已拂壁塵留草圣,更因香炷事桐君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和張保定留題北寺詩韻
- 幾欲將愁寄流水,苕溪又不到桐川。 -- 出自明·王慎中·苕溪舟上懷蔡可泉
- 萬士清宵鏖棘廡,一年秋色滿桐城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中秋桐城觀舉子
- 模范百年垂藻泮,蒸嘗千古奉桐鄉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判府大帥督參寶謨戶部先生持漕來長沙繼升師
- 羈角朋從飾帨觿,成人可更戲桐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仇仁近謝詩跋
- 梅葉陰陰桃李盡,春光已到白桐花。 -- 出自宋·方士繇·崇安分水道中
- 五歲不澆墳上土,望江心折刺桐開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炊熟日有愴松楸
- 歸騎匆匆十日程,客身猶自戀桐城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參·和王和禮留別韻
- 門卒何年隱吳市,嗇夫當日愛桐鄉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登樓有感
- 碧甃光中轆轤曉,銀床側畔梧桐秋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堯峰新井歌
- 百片牙旗水面長,蔡邕題在刺桐鄉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送別陳侍郎應求知泉州
- 惟有夜來蝴蝶夢,翩翩飛入刺桐花。 -- 出自宋·劉昌言·句
- 寄聲翠鳳穿云去,霜寒莫北梧桐花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古意四首寄張可與孫晉卿
- 淵明昔賦歸去辭,后世寄聲焦桐絲。 -- 出自宋·潘玙·聽彈歸去來辭
- 萬晨歸來舊布衣,笳聲不斷轉桐絲。 -- 出自宋·彭淼·題汪水云詩卷
- □盡榆錢猶案價,晚風門外落桐花。 -- 出自宋·釋從垣·句
- 倒卻門前剎竿著,鳳棲不在梧桐樹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西窗昨夜月華明,涼飆已到梧桐樹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禮·偈頌五首
- 漁浦風和翻柳影,官河春盡落桐花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題江湖偉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