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在第3個字的詩句
桃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何必桃源里,深居作隱淪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
- 豈有桃李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贈顧令文為宜春令詩
- 敢忘桃李陋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為陸思遠婦作詩
- 一山桃杏同時發,誰似東風不厭貧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郊居春日有懷府中諸公并柬王兵曹
- 東園桃李芳已歇,獨有楊花嬌暮春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楊花落
- 李益桃李年年上國新,風沙日日塞垣人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詣紅樓院尋廣宣不遇留題
- 見說桃源洞,如今猶避秦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尋紀道士偶會諸叟
- 赤白桃李花,先皇在時曲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聽唱赤白桃李花
- 南園桃李雖堪羨,爭奈春殘又寂寥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澗松
- 燕脂桃頰梨花粉,共作寒梅一面妝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初識梅花
- 隔煙桃葉泣,吹管杏花飄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怨回紇歌二首
- 聞說桃源好迷客,不如高臥眄庭柯。 -- 出自唐·裴迪·春日與王右丞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
- 遙思桃李日,應賦采蘋歸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闕題
- 長揖桃源士,舉世同企羨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陽石門墨山二山相連,有禪堂觀天下絕境
- 小園桃李東風后,卻看楊花自在飛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渰渰
- 未必桃花得似、舊時紅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虞美人·十年花底承潮露
- 及至桃花開后、卻匆匆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虞美人 大光祖席,醉中賦長短句
- 東風桃杏暖,不受珠璣絡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韻張元方春雪
- 遽發桃花渚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還故園詩
- 看花桃李津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詠美人春游詩
- 沅水桃花色,湘流杜若香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渡青草湖
- 一返桃源路,別后難追尋。 -- 出自隋·陳子良·夏晚尋于政世置酒賦韻
- 何必桃將李,別有待春暉。 -- 出自隋·陳子良·賦得妓
- 山頭桃花谷底杏,兩花窈窕搖踵映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松·竹枝
- 山頭桃花谷底杏,兩花窈窕遙相映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松·竹枝(一名巴渝辭)
- 遙思桃葉吳江碧,便是天河隔。 -- 出自唐·毛文錫·虞美人·鴛鴦對浴銀塘暖
- 初坼桃花小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甘草子·春早
- 若有桃花鎮開落,游人應認武陵溪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題廬山太平興國宮
- 不教桃杏見清明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浣溪沙
- 紅疏桃杏村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菩薩蠻·春潮曾送離魂去
- 吹下桃花影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清平樂·風搖灺燼
- 強看桃花面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清平樂·杯深莫厭
- 靧面桃花有意開,光風轉蕙日徘徊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春詞
- 好去桃花破浪暖,清風明月不辜人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偶成二首
- 何但桃李著榮華,未遺兔葵并燕麥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東風辭
- 要他桃李長依舊,不借東君借寇君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和孫守三月二十七日開宴
- 陰連桃李徑,潤接鳳凰池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樞密王左丞宅新菊
- 綺蒂桃初熟,紅心草欲披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宣曲二十二韻
- 滿城桃李春來處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虞美人·西風斜日蘭皋路
- 任蟠桃、滿路千花,自開自落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瑞鶴仙·好山橫翠幕
- 已無桃李占春事,濃綠滿山風更清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紫極觀二首
- 山橫桃葉流,江動石頭城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建業書事
- 荊南桃李新開么徑,屈指春融及早還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馬莊甫攝幕鄱陽用趙文鼎韻
- 為覓桃李花,養根待春初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連日得雜花數株藝之池亭感而有作
- 春風桃李西溪路,宣室歸來尚黑頭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張幾仲知泰州
- 舊日桃符管送迎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鷓鴣天·舊日桃符管送迎
- 后來桃李,遙遙別是花信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酹江月/念奴嬌
- 嘆此桃再熟,也須年后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洞仙歌·有客從余
- 小小桃花三兩處,得人憐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山花子·此處情懷欲問天
- 寄情桃葉渡,吊古石頭城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送金陵胡撫干仲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