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在第7個字的詩句
根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蕭灑復蕭灑,松根獨據梧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離亂后寄九峰和尚二首
- 冷格俱無敵,貧根亦似愚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讀賈區、賈島集
- 心不逐諸緣,意根不妄起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停形為餌天地根,世人皆死我獨存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寒棲子歌(曾居廬山,欲有事羅浮之行)
- 獨君井上有一根,始覺人間眾芳異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湛處士枸杞架歌
- 閑云生葉不生根,常被重重蔽石門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諷山云
- 彤管流陰教,金根盛國容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明德皇太后挽歌詞五首
- 得種從西域,移根在帝鄉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庭榴
- 想君不是上上根,教人費盡閒心力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禪僧福公寄惠牧牛圖答以問牛歌
- 歷歲既云久,盤根日以辟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聳玉亭
- 樹皮為衣裳,樹根作糧糗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論俗十二首
- 分得蹲鴟種,連根占地腴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園蔬十詠·芋
- 恨草根、不逐鬢根摧,秋更綠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滿江紅·雁陣驚寒
- 謾相思、桃葉桃根,舊家姊妹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瑞鶴仙·館娃春睡起
- 眼界眩兜綿,耳根鬨鳴球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再用前韻謝潘壽卿見和二首
- 花凝鐵壁堅,木根山骨冷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游虎丘與勾曲張貞居遂昌鄭明德毗陵倪元鎮各
- 誰識青青松,蟠根向溟渤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感秋(二首)
- 遠近生寒云,愁根不知數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古意
- 上枝堪藏鴉,下根堪系馬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大堤曲
- 不知淫潦嚙城根,但看泥沙記水痕。 -- 出自清·查慎行·秦郵道中即目
- 飗飗黑風吹草根,乘風攫人誰敢攖? -- 出自清·毛奇齡·打虎兒行
- 靈松靈松,是何根株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靈松歌
- 發地才過膝,蟠根已有靈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小松
- 由來花葉同一根,今日枝條分兩處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和李侍郎古意(一作古意和李侍郎嶠)
- 野火燒枝水洗根,數圍孤樹半心存。 -- 出自唐·長孫佐輔·擬古詠河邊枯樹
- 西園高樹后庭根,處處尋芳有折痕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雜曲歌辭·楊柳枝
- 馬饑跑雪銜草根,人渴敲冰飲流水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琴曲歌辭·胡笳十八拍
- 不是從來無本根,畫工取勢教摧折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壁畫折竹雜言
- 擢秀依黃閣,移根自碧岑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三峰府內矮柏(一作檜)十韻
- 漚苧成魚網,枯根是酒卮。 -- 出自唐·秦系·題鏡湖野老所居(一作馬戴詩)
- 怪影漫溪側,寒根纏石回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松二首
- 得地公堂里,移根澗水隈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后閣四松
- 美蔭背幽壑,靈根發奇穎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李仁甫用東坡寄王定國韻賦新羅參見貽亦復繼
- 腹腴但下隸,膻根合藤條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旅館三適
- 勝談亹亹清耳根,向來憂虞無足言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呈趙帥
- 風外雜佩鳴,松根一竇注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王漕小燕玻璃分韻得路字
- 茆茨竹間見,竹根漱清流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過楊秀才莊
- 碩果終是香,靈根不曾第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范漕
- 淑行繇真履,慈根自夙知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挽鄭夫人
- 人世嘵嘵已不根,更堪頑石亦紛紛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話石
- 彼美南方秀,移根天之涯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李能
- 岷山玉嶺花,寸根武陵西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劉前豀
- 碧篠惡微瑣,孤根賞幽獨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洗竹十八韻
- 曲突幾家火,靈根萬花灰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金房道間皆蠟梅居人取以為薪周務本戲為蠟梅
- 南海有枯木,木根名降真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降真香清而烈有法用柚花建茶等蒸煮遂可柔和
- 半鍤開蒼蘚,全根帶曉煙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鄰翁以黃菊一本見贈是歲冬暖梅已成蕾以四韻
- 官居城郭枕山根,嬉語兒童亦帶村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和學士秋懷一十五首
- 連茹懷君志,同根念舊情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葵藿傾太陽
- 殿閣群峰合,山根一水長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和尚書兄留題興福
- 見者皆了了,鈍根化神機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次韻李舍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