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根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定似香山老居士,世緣終淺道根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軾以去歲春夏,侍立邇英,而秋冬之交,子由
- 定是香山老居士,世緣終淺道根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繼入
- 濩落我材無所用,易除殆類無根潦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·漢節東南
- 漸識空虛不二門,掃除諸幻絕根塵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來年將告老
- 占盡人間清絕事,紫藤香起竹根爐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思
- 蒼崖無罅竹鞭逸,崩石欲墜松根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登鵝鼻山至絕頂訪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
- 爾來世俗喜變古,鑿空飾詐無根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後極涼料簡篋中舊書有感
- 方侯胸中負經濟,議論源源有根柢;借令不用老山林,尚欲著書垂萬世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題方伯謨遠庵
- 癘鬼盡驅人意樂,遺蝗一洗麥根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苦寒
- 倚杖月生人影瘦,岸巾露透發根涼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睡起已亭午終日涼甚有賦
- 靜室床橫一素琴,爾來殊覺道根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靜室
- 歷觀忠邪見肝肺,直與治亂窮根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夜讀書
- 爭奇斗異各取勝,遂至荒誕無根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菱溪大石
- 始生朝畝暮已頃,化一為百無根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朱寀捕蝗詩
- 境清物老自可愛,何必詭怪窮根源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升天檜
- 六合寥寥信茫昧,中有日月無根柢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夜坐懷莘老司諫
- 露凝荷卷珠凈圓,紫菱刺短浮根纏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蘭塘詞
- 來歲一株應百朵,只今紫箏繞根須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曉看牡丹呈彭仲莊
- 河凍落痕余一寸,殘冰閣在柳根沙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雪齋出城
- 化盡此身成藥樹,不妨栽得病根深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病中三偈
- 馬頭對哭各東西,天邊柳絮無根蒂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別曲
- 青天蕩蕩高且虛,上有白日無根株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短歌行
- 淚似空花千點落,鬢如碩果數根存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和中齋韻
- 紫甲采從泉脈畔,翠牙搜自石根傍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魯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,用以酬謝
- 乳粥瓊糜霧腳回,色香味觸映根來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奉同六舅尚書詠茶碾煎烹三首
- 芳樽酌水清無淤,梨園著雪迷根株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明日安厚卿強幾圣復召飲醉次前韻
- 軒昂顛倒唯恐后,嗟予何獨強根株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劉道原學士歸南康
- 君不見石家珊瑚高且貴,今日根株在何地? -- 出自元·王冕·盆中樹
- 知其與我忘爾汝,石瓢酌我云根乳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寄太素高士
- 龍須倒卷鬼眼枯,枯藤脫落無根株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溫日觀蒲萄
- 自笑此身無定在,風蓬易轉孤根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臨江仙 西山同欽叔送溪南詩老辛敬之歸女兒
- 向時快活小快活,無影樹子和根拔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快活歌二首
- 會得先天本自然,便是性命真根蒂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大道歌
- 罷定磬敲松罅月,解眠茶煮石根泉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德玄上人院
- 減飯除情,敵魔戰睡,圣賢學道根基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減飯除情
- 祖道家風,回光返照,呼吸自歸根蒂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欲調真息
- 豈專心以謀食兮,昧目前之禍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放鵲
- 子美集開詩世界,伯陽書見道根源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日長簡仲咸
- 新集甘棠盡雅言,獨疑陳杜指根源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書孫僅甘棠集後
- 浩浩長空走日輪,何煩苦苦辯根塵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崇德閣下答諸公不語禪
- 要得谷神長不死,須憑玄牝立根基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絕句六十四首
- 但見無為為要道,豈知有作是根基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絕句六十四首
- 萬卷仙經話總同,金丹只此是根宗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七言四韻十六首
- 榮枯頃刻如翻掌,紛華識破,疑根自斷,躍出樊籠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青杏兒·秋色滿林紅
- 半夜西風人未覺,秋聲先報草根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夜思
- 天上六龍歸禁闕,人間一雨到根荄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冬后三日郊赦到同郡官拜敕回有感
- 駝裘便面行野時,晴郊已動陳根綠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某寒熱伏枕已數日忽聞車騎明當接頓睡中得韻
- 文如翻河注浩渺,學有要會窮根荄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畢公叔奉詔赴陜西
- 樹皮竹顛盡剝枯,況又草谷之根荄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夢蝗
- 陰德承天專靜厚,發生有助到根荄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春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