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句
根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
- 佛老熾于唐,韓刀斷其根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送李堂病歸
- 佛法入人心,誰與斸其根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賦聞角
- 內(nèi)以康心脾,睥睨萬物根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謝崔象之示詩稿
- 公慮種吾土,且為沴氣根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和子儀巡捕蝗
- 客夢稀星外,蟲聲短草根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過龍平
- 祝融何峻極,下看白云根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南岳
- 昔日巖棲處,松花落草根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瑪瑙寶勝寺
- 色陰長帶雨,疑是白云根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秦王纜船石
- 欹側(cè)緣山罅,嵌空下石根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澹山巖遇雨二首
- 心是華嚴(yán)境,圓機(jī)更善根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題惠安寺增勝堂
- 沖淑激遠(yuǎn)嶼,聚沫旋林根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四月旦大雨晝夜不止者兩日微水一夕暴漲
- 岷峨驅(qū)眾水,滟澦沒孤根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望瞿塘峽
- 鑿開渾沌竅,豁見天地根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月窟
- 茶香舌本甘,直探天地根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和童敬重
- 吾聞?dòng)碎叮徔赵L河根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聞葉正則閱藏經(jīng)次其送客韻以問之
- 秋聲搖萬壑,落葉會(huì)歸根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雨中簡孫文輔
- 尺量梢影邀僧記,竹護(hù)根莖恐鶴侵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蒼寒堂
- 因仍一雨石,浸潤九節(jié)根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菖蒲
- 短碑藤倚蔓,空冢竹行根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林逋墓下
- 青天開有眼,白目走無根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默默詩
- 愿培百尺土,庇此千歲根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題鄭氏義門
- 風(fēng)細(xì)松生籟,沙虛竹走根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神山寺訪僧
- 亂山含雪意,孤艇寄楓根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宿七里灘
- 獨(dú)遺文字香,隱隱草樹根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方玄英故居
- 兩山夾滄江,拍浮若無根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紀(jì)行十首 金川門
- 憶作兒童上樹時(shí),今見根柯已如此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古樸樹歌
- 自有乾坤心最大,稍無根柢學(xué)皆虛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答諸友
- 樓臺(tái)基壞叢生棘,花木根虛久穴蟲。 -- 出自·陳寅恪·十年詩用聽水齋韻
- 亂水鳴云際,寒梅枕石根。 -- 出自·溥心畬·江夜
- 始終是教導(dǎo)他那小賊根子篡了位,他學(xué)那文王的伎倆好不蹺蹊! -- 出自清·賈鳧西·木皮散人鼓詞
- 低檐避松偃,疏土行竹根。 -- 出自明·王守仁·龍岡新構(gòu)(二首)
- 回首三春攀折苦,錯(cuò)教根植善和坊。 -- 出自清·冒襄·和阮亭秋柳詩原韻
- 誕哉二說太荒唐,未識(shí)根原有初始。 -- 出自宋·蔡如松·九侯山神詩
- 險(xiǎn)路通巖頂,香泉出石根。 -- 出自宋·曹汝弼·懷寄披云峰誠上人
- 儻于中道畫,潢污無本根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范子庚見示長書
- 飛霞在指瑞,甘泉生耳根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凌云寺
- 識(shí)者猶愛重,和為千歲根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喜三十二北來
- 高松垂雨鬣,大竹引霜根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喜邵孟清風(fēng)過
- 同余棲隱地,只在白云根。 -- 出自宋·陳昌時(shí)·周公輔別業(yè)
- 窆棺蕭寺側(cè),筑屋白云根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楊漢公挽詞二首
- 一絕不復(fù)續(xù),何嘗有遺根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隆興書堂自警三十五首
- 不須事黏滯,如咬老樹根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警滯
- 吾邦此君最佳處,惟在根萌毓坤腹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和丁祖舜綠筍之韻
- 禮者人之門,節(jié)文自中根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閒居雜詠三十二首·禮
- 譬彼雨露滋,下澤枯蓬根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新沐有感
- 性地元無染,心源自有根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謝蔡和縣白蓮栽
- 及其成功后,木落歸本根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寄題微州李君博文閣
- 萬珠一理貫,洞然見本根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永邑楊君鑒子明譬齋讀書將從事於古人為己之
- 木種十年計(jì),苓培千歲根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帥節(jié)留先生兩年粵服氓獠安之一日疏十宜欲袖
- 無姓無名逼夜來,院僧根問苦相猜。 -- 出自宋·程堂·題成都笮橋觀音院自畫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