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柴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綠水接柴門,有如桃花源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
- 不似拾柴東野苦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玉樓春
- 我似茅柴風(fēng)味短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玉樓春 用韻答吳子似縣尉
- 人怪我柴門今始浚攥踏破蒼苔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沁園春 和吳子似縣尉
- 不取燔柴兼照乘,可憐光彩亦何殊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放言五首 并序
- 月明候柴戶,藜杖何時(shí)來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小臺(tái)晚坐憶夢得
- 寂寞掩柴扉,蒼茫對落暉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山居即事
- 慟哭返柴荊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哭殷遙
- 浴罷坐柴門,汲井痛掃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坐
- 且燒生柴火,靜聽濕雪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雪夜
- 飯飽出柴門,本散腰腳頑;偶然遇野人,笑語欲忘還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信筆
- 正須駕柴車,歸藝東籬菊,故山甘水泉,群飲友麋鹿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
- 隨意出柴荊,清寒作晚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野步至近村
- 碓聲隔柴門,績火出枳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弊廬
- 舉手叩柴扉,病叟喜出迎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東村
- 去去出柴關(guān),巾車古陌間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霜曉肩輿行湖上
- 謝病掩柴荊,年來嬾趣成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嬾趣
- 數(shù)掩圍柴荊,王維畫不成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疏籬
- 日暮坐柴門,懷抱方煩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得子虡濠上書
- 我行出柴門,初喜春草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聞落葉
- 長吟掩柴門,聊為隴畝民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 其二
- 杖藜出柴荊,豈無馬與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客至當(dāng)飲酒二首
- 不須駕柴車,自可策蔾杖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新春有感寄常夷甫
- 客散靜柴門,星蟾耿寒夜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田居四首
- 瘦骨如柴痛又酸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武陵春·長鋏歸乎逾十暑
- 盡雖設(shè)柴門,長是閉斜暉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歸去來兮引/歸去來兮
- 白白茅柴強(qiáng)作春,青青燈火夜相親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曾秀才歸永豐
- 有客叩柴門,高軒隘村巷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無訟堂屏上袁安臥雪圖
- 山店茅柴強(qiáng)一杯,梨酸藕苦眼慵開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野店二絕句二首
- 山佃馱柴出換酒,鄰翁陪坐自撈蝦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題畫廿四首
- 除道啟柴扃,客來巾履忙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子永見贈(zèng)建除體
- 予亦返柴荊,山田事耕耒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早春贈(zèng)別趙居士還江左,時(shí)長卿下第歸嵩陽舊
- 詔書下柴門,天命敢逡巡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答侯少府
- 累職比柴桑,清秋入楚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樂平苗明府
- 相向掩柴扉,清香滿山月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茶中雜詠·茶舍
- 試與叩柴荊,言辭應(yīng)有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 野人廬
- 竟日掩柴門,翛然無俗塵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掩關(guān)
- 小徑入柴屝,茅蘆隱翠微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安分
- 暑雨茅柴熟,秋風(fēng)淮白肥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懷寄寇元弼王文舉十首之八招元弼
- 去去掩柴扉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留真人東山還詩
- 安得巾柴車,過從佇三益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李節(jié)推亭子
- 寒犬吠柴門,荒雞鳴遠(yuǎn)村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早行
- 雞犬靜柴扉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最高樓 商於魯縣北山
- 浩歌曳柴車,詎羨丹轂尊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酬別蔡十二見贈(zèng)
- 向日開柴戶,驚秋問敝袍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憶皎然上人
- 疏篁外、柴門從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望梅花·日向南窗猶睡
- 高樹蔭柴扉,青苔照落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田家
- 淵明歸柴桑,家貧食不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勉致仕李秘監(jiān)
- 再侍欽柴祭,仍賡筑瓠謳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昭文王相公出鎮(zhèn)青社
- 筇杖倚柴關(guān),都城賣卜還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王居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