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在第3個字的詩句
柴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急下柴車蹈晚晴,青鞋步步有沙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丁亥正月新晴晚步二首
- 陋巷柴扉共寒餓,安知頭上天幾大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劉覺之皈蜀
- 病身柴立手亦龜,不要人憐天得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次東坡先生用六一先生雪詩律令龜字二十韻舊
- 草屋柴門無點塵,門前溪水綠粼粼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題畫廿四首
- 誰叩柴扉驚鶴夢,月明千里故人來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草堂話舊圖
- 雖有柴門常不關,片云孤木伴身閑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題隱者居
- 覆以柴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無名·琴歌
- 你把柴斧拋,我把魚船棄。 -- 出自元·馬致遠·清江引
- 獨閉柴荊老春色,任他陌上暮塵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次韻和復古春日五絕句
- 長掩柴荊避寒暑,只將花卉記冬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酬邵堯夫見示安樂窩中打乖吟
- 盡日柴門外,白衣來不來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同舍對菊無酒
- 驚心柴市日,慷慨且誦臨終詩,疾風蓬勃揚沙時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玉帶生歌并序
- 細雨柴門生遠愁,向來詩句若為酬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寄司空曙
- 抱杖柴門立,江村日易斜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村中晚望
- 江客柴門枕浪花,鳴機寒櫓任嘔啞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北渡
- 云鎖柴門半掩關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浣溪沙
- 門掩柴荊闤闠遠,墻開甕牖薜蘿香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韻和王安之卿六老詩仍見率成七
- 快指柴桑還我里,遙瞻伸虎到君門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送楊倅致政還鄉
- 旋扣柴荊行問道,少休松檻坐移時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夏日登葉氏山亭
- 早閉柴門,從他簫鼓,細打輕敲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柳梢青·晴雪樓臺
- 牢閉柴門自好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燭影搖紅·瀟灑琴簾
- 幸有柴門自深閉,不妨窗下蠹殘書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又次韻帥初諸前七首
- 少閉柴門延野叟,多營菜圃慰脾神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帥初浙西回及得新居三首
- 一埋柴桑骨,一為九錫臣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懷
- 陋巷柴門揜寂寥,一窗風雨晚蕭蕭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雨二首
- 酒隱柴桑叟,醉吟渭上賢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十月二十二日晚作三首
- 黯黯柴門夜,棲鴉對寂寥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宿東魯父居二首
- 若起柴桑興,無先漉酒巾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贈雷鄉張明府
- 經歲柴門百事乖,此身只合臥蒼苔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夜雨
- 寂寞柴桑塞花外,還有白衣來否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金縷曲/賀新郎
- 嘯傲柴桑影里,且怡顏莫問,誰古誰今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甘州/八聲甘州
- 塵外柴桑,燈前兒女,笑語忘歸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一萼紅·制荷衣
- 未入柴扉即下車,茅齋揮塵緩論書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奉謝司封使君宴公臨顧園居
- 半掩柴門一徑深,山中免見俗塵侵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酬翁常之
- 緊閉柴門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行香子·說與樵青
- 歸寄柴桑人自老,就荒松菊徑猶存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除夕
- 歸從柴桑人,醉漉春甕蚊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又次韻
- 亦笑柴桑千載士,同時祗識菊花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陳祭酒直舍犀
- 君看柴桑人,自愛松菊居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汪運干容安齋
- 小市柴薪貴,貧家砧杵閑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武功縣中作三十首
- 深閉柴門長不出,功夫自課少閑時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獨居
- 日用柴薪并米面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漁家傲·叮囑庖人常作善
- 自非柴易,顛倒甲與矜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方生還寧海(并序)
- 手握柴刀入柴山,柴心未斷做柴攀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臺灣竹枝詞
- 花落柴門掩夕暉,昏鴉數點傍林飛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春晚
- 深夜柴門闔更開,楊梅香送滿罌來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謝于喬送楊梅干無詩用前韻奉索
- 兩莖柴子上,一生打得徹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水足柴猶富,人多爨不停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禮疎山塔
- 避俗柴桑翁,不復嘆荒蕪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藏春峽·老圃亭
- 浪把柴扉為客開,揖余茶速又湯催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呈羅叔異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