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林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又如懷渴望梅林,細(xì)雨蒙蒙江左路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曉起聞明仲謁空叔嘗過門追已無及繼讀觀霧長
- 吾家小步兵,辭林獨(dú)輝映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四六叔韻
- 過籟寒慘慘,驚林白翻翻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入白水訪劉致中昆仲
- 石瀨分流小,霜林間樹紅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晚宿
- 我識今朝李翰林,十年隔絕飛寸心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法石見李漢老參政
- 一枝新白破長林,定想霜毫落有神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梅詩呈六四叔
- 相思夢、空蘭一林。 -- 出自宋·史達(dá)祖·金盞子·獎綠催紅
- 避人,漸飛入瓊林藏身,桃杏深處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鶯啼序
- 但隔水馀暉,傍林殘影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齊天樂 螢
- 湖外干戈半綠林,湖邊葭薍晚森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興八首追和杜老
- 欲問香巖旨,風(fēng)林竹自敲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宣州書堂山寺
- 遠(yuǎn)岫升初日,長林靄曙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夏日歸自寶林二首
- 霜余萬顆綴寒林,下視黃柑類奴仆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大柿行
- 好訪韓湘去,山林養(yǎng)白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日郊行
- 軒冕時(shí)何晚,山林計(jì)亦疏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楊德潤赴禮部試
- 廬山最佳處,二林占西東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奉送果上人住開先寺
- 泉沸雞籠山下林,潯陽曾記尺余深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吳子美香林湯韻
- 蓼岸深迷綠,楓林遠(yuǎn)映紅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秦壽之題靖安棲霞觀
- 桑麻光似潑,山林凈如澡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夏日雨講郊行次韻劉春卿
- 曾馳道同載,上林攜手,燈夜初過早共約。 -- 出自宋·張?jiān)伞ぬm陵王·卷朱箔
- 正萬里青冥,千林虛籟,從渠繒繳。 -- 出自宋·張?jiān)伞毝ΜF(xiàn)·山莊圖畫
- 今年坐夏在鶴林,許我先馳海舟便。 -- 出自宋·張?jiān)伞は榉昀显S作先馳歸閩因成伽陀贈別紹興甲戌
- 看渡水僧歸,投林鳥聚,煙冷秋屏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木蘭花慢·疏鐘敲暝色
- 古縣藤蘿碧,霜林果蓏紅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奉送達(dá)兼善御史赴河南憲僉十二韻
- 清池散圓文,空林絕行屨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雨中寄孟集
- 因懷靜默士,竹林惣玄房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夜泊芙蓉洲走筆寄煉師
- 忽憶郊園日,竹林通澗西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徐氏南園對雨
- 令威仙人歸故林,白晝飛下天門深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禽演贈丁道人
- 紫筼之筼筼滿林,白云之云云復(fù)深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用蘇昌齡韻,賦李紫筼白云窗
- 獨(dú)梅花萬里,桂林冰雪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滿江紅 送張子正廣西宣慰司都事
- 何事江海人,山林未如愿。 -- 出自元·趙孟頫·張詹事遂初亭
- 有虎斑斑,伏于林下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獨(dú)漉篇
- 出處雖異途,云林近怡顏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寄丘令
- 作禮向金仙,宴林投鶴群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精巖寺
- 陽澗澹空明,陰林破深邃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同王六入西山尋白云僧
- 檐前蕉葉綠成林。 -- 出自明·王過仁·書庭蕉
- 蘆管送邊聲,空林一駐馬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塞下曲二首
- 文字生瑕疵,鄧林紛葉墜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雜感寄都門舊知(此詩為李于鱗隙末而作)
- 徙倚發(fā)孤詠,隔林啼曙鴉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夏夜集馮員外汝言舉子汝強(qiáng)宅賦得花字
- 城闕軟紅塵遠(yuǎn),林蠻空翠嵐深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歸田四詠為憲副卞蘇溪賦(卞名□)
- 曲沼水新碧,華林桃稍芳。 -- 出自唐·李適·中和節(jié)賜群臣宴賦七韻
- 輦路生春草,上林花發(fā)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李昂·宮中題
- 殘照催行影,幽林惜駐蹤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靈□上人游五臺
- 變色黃應(yīng)近,辭林綠尚稠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一葉落
- 唱棹吳門去,啼林杜宇還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題開元寺閣
- 宿雨覺才初,亭林忽復(fù)徐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秋雨
- 南越逢初伏,東林度一朝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廣州王園寺伏日即事寄北中親友
- 像宇郁參差,寶林疏復(fù)密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宿陟岵寺云律師院
- 我逃名跡遁西林,不得灞陵傾別酒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姑蘇懷古送秀才下第歸江南
- 喬木下寒葉,亭林落曉霜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王師渡漢水經(jīng)襄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