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在第7個字的詩句
林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江海方回合,云林自寂寥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登石城戍望海寄諸暨嚴(yán)少府
- 瀨頭細(xì)草接疏林,惡浪罾船半欲沈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浪淘沙二首(一作皇甫松詩)
- 雪國知天遠(yuǎn),霜林是血丹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府試丹浦非樂戰(zhàn)
- 水國曾重講,云林半舊游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秋夜宿重本上人院
- 毒草通蠻徼,秋林近漏天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眉州別李使君
- 洞穴傳虛應(yīng),楓林覺自熏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游洞庭湖
- 碧潭秀初月,素林驚夕棲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新都南亭送郭元振盧崇道(一作盧崇道詩)
- 樓前暮靄暗平林,樓上人愁意思深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秋日寄滿子權(quán)
- 卓鄭簪裾密作林,相如貧病強(qiáng)來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謝束丈
- 常與幽人過竹林,重來無地豁煩襟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到潤望竹林寺憶朱昌叔
- 百事已無機(jī),空林不掩扉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書隱者所居
- 春雨夜有聲,連林杏花落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海棠
- 卻憑破鞍去,風(fēng)林生七哀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南陽
- 古澤春光淡,高林露氣清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曉發(fā)杉木
- 微吹度修竹,半林白翻翻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同信道晚登古原
- 薄雨青眾卉,深林耿微流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游董園
- 密葉日夜疏,叢林森如束。 -- 出自魏晉·張協(xié)·雜詩
- 水霧一邊起,風(fēng)林兩岸秋。 -- 出自隋·陳子良·入蜀秋夜宿江渚
- 灘頭細(xì)草接疏林,浪惡罾舡半欲沉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松·浪淘沙
- 灘頭細(xì)草接疏林,浪惡罾船半欲沉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松·雜曲歌辭·浪淘沙
- 遠(yuǎn)嶠收殘雨,寒林帶夕陽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秋日原上
- 秋作西南使,千林覆去程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書山館壁
- 三書不用即山林,將前復(fù)卻何從決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出都寄二蘇
- 砂瓶煮湯青竹林,會有玉川來作客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謝人分寄密云大小團(tuán)
- 愿公廊廟等山林,安樂百年無此彼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元度生日
- 精舍依巖巘,香林結(jié)薜蘿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留題云門山雍熙院
- 早晚重來此,園林又過春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懷宗人仲容
- 當(dāng)年丞相讀書林,誰識更張萬事心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王季夷時同宿蔣山
- 平生作計本山林,便腹空余貯古今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沆侄
- 筆下縱橫自學(xué)林,胸中玉海更清深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沈駒甫留別
- 記匹馬經(jīng)行,風(fēng)林煙樹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瑣窗寒·嫩綠如新
- 被香山居士,約林和靖,與東坡老,駕勒吾回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沁園春 寄辛承旨。時承旨招,不赴。
- 江淮冠蓋鬧如林,求一己知何處尋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再游儀真呈張使君
- 玉節(jié)珠幢出翰林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浣溪沙
- 穿幽透密,傍園林宴樂,清時鐘鼓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壺中天/念奴嬌
- 野犬吠叢薄,深林知有村。 -- 出自清·譚嗣同·江行
- 明鏡失舊人,空林誤歸鳳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秋懷五首
- 玉鬢風(fēng)塵下,花林絲管中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上巳日
- 內(nèi)學(xué)銷多累,西林易故居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題清源寺(即王右丞故宅)
- 遠(yuǎn)國通王化,儒林得使臣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歸中丞使新羅(一本題下有冊立吊祭四字)
- 落葉停高駕,空林滿從官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和王懷州觀西營秋射(得寒字)
- 獨子園最古,舊林間新坰。 -- 出自唐·朱仲晦·答王無功問故園
- 鄉(xiāng)校叨微祿,家林傍舊峰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再和
- 食薦時鳴野,游林或命群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鹿
- 數(shù)峰回抱隔煙林,一簇招提十里深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游東山
- 令茲冬已孟,青林猶蔽野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次韻謝尉公靖同游北園五首
- 昔人久塵土,問林得其居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彥猷在華亭賦十題依韻·顧林亭
- 步逕憐缺玉,攀林看墮絮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晏相公雪
- 谷口多幽思,青林啼鳥喧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字谷道中
- 德義心誠服,山林性所便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象之同孔寧極游石橋且簡寧極